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要闻

戈壁滩上的地勘“胡杨” ——地矿公司贵州(新疆)工程部奋斗者群像

作者: 李玉霞  发布日期:2022年08月24日

风霜雪雨,风骨凛凛,飞沙漫天,傲然挺立。

新疆戈壁有一种植物,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肥沃着脚下的土壤,忠诚的守望着家园。

它就是胡杨,维吾尔人称她为“最美丽的树”。

地矿公司贵州(新疆)工程部的地质勘探人就是山东能源种在这茫茫戈壁的一片“胡杨”,他们平均年龄31岁,是一支年轻的项目团队,他们远离家乡,长期扎根于贵州、新疆项目工地,他们积极工作、尽职尽责、攻坚克难,屡屡获得客户赞誉,他们发扬“胡杨”精神,担当着地矿力量!

孟海伦:甘于奋斗不服输

胡杨是荒漠地区特有的珍贵森林资源,耐寒、耐旱、耐盐碱,越是艰苦的地方,越是生长茂盛。地矿公司贵州(新疆)工程部经理孟海伦就是这样的一棵不服输的胡杨。

“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的贵州崇山峻岭,到“百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的新疆茫茫戈壁。孟海伦带领一帮青年人以坚韧的毅力、无畏的精神艰苦打拼,把贵州(新疆)钻探市场开拓的风生水起,屡屡收到甲方的表扬信、感谢信。

2017年,施工贵州小屯煤矿勘探工程,钻机分布在原始的深山密林中,有的在山顶上、有的在深沟里,孟海伦一人负责5台钻机的技术工作,同时协调与甲方的业务关系及处理工农关系。连续个月吃住在工地,这一项工程下来,共跑坏了三双运动鞋,他说当时体会最深的一句话就是“看山累死马”。

2021年,承揽的磨盘山井田补充勘探工程,时间紧、任务重、地质条件及工农关系复杂,经过研究,孟海伦果断采取了单机单孔的施工模式,14台钻机同时在山上施工,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在项目部团队共同努力下,提前一个月完成了野外钻探施工,向贵州自然资源厅提交的地质报告顺利通过审批,为贵州安晟能源公司提前拿到磨盘山采矿权争取了时间。为此,该公司地矿公司发来感谢信。

2018年孟海伦到新疆工地后,山东—贵州—新疆三地就成了他的主要行程地,一年飞行不下十万公里。在新疆工地动则上百公里,从乌鲁木齐到硫磺沟工地,再到伊犁工地,一天跑1000多公里都是平常事。车上行程也是他协调工作、处理问题的过程,因此同事们调侃他的车是“行走的办公室”。

2021年3月,地矿公司承揽的硫磺沟煤矿覆岩“三带”观测钻工作,需要进一步摸清巨厚煤层综放一次采全高条件下顶板“三带”发育的规律,以及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及范围,在该矿(9-15)08工作面布设4个“三带”探查钻孔,以确保硫磺沟煤矿矿井安全生产。此时的新疆仍是寒风呼啸,大雪覆盖了整个天山。为尽快组织施工,孟海伦组织带领张尚旺等4名同事一起,冒着严寒,踏着湿滑的山路,在积雪漫漫的崇山峻岭间,翻越数个山丘,进行钻孔测放工作,午饭就是随身携带的面包,一直忙到下午四点多,才完成工作任务,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努力,终于收工,他们又踏着积雪渐渐融化的山路,经过几个小时奔波,才回到驻地。

2020年,因为生活饮食的严重不规律,让从小爱打篮球,身强体壮的孟海伦患上了胰腺炎,病痛发作时腹部绞痛,背部如刀割样的钻痛,一米八多汉子蜷缩蹲在地上,紧紧的抱住膝盖,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上渗出。经过住院治疗控制了病情,可是当听到市场的信息后,他似乎忘记了发病时的疼痛,又投入到市场开拓的工作中,由于晚上九点新疆的太阳还是光芒万丈,也更让他忘记了时间,工作过凌晨那是常有的事。

张尚旺:扎根边疆不忘本

生长在荒漠区的胡杨不仅防风固沙,更用它强劲的生命力深深扎根,肥沃脚下的土壤,创造适宜的绿洲气候,回馈它生长的热土。张尚旺就是这样一棵不忘初心的胡杨。

张尚旺,90后小伙,2017年山东科技大学毕业,主动要求分配到驻外工程部,一干就是五年。

2019年,地矿公司受新疆能化公司委托,对新疆头屯河老空水害进行治理。通过前期涌水通道的详细勘察,揭露出采空区3个,巷道6条,采空区最高的达到20米,宽度最大的达到40米,每条巷道情况又各不相同,一连串问题惊出在场专家和项目部负责人一身冷汗,身在贵州的张尚旺得知情况后,却主动请求加入头屯河老空水害治理工程。作为现场技术员,白天盯班在施工现场,晚上就在办公室加班整理资料,累了就趴在办公桌上小眯一会儿,两个多月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

经过两个多月奋战,矿井采空区涌水量,从枯水期每日4500多方(富水期每日8200多方)降到了每日260方,头屯河老空水害得到成功治理,该工程的成功为该矿解决了多年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水害问题,为集团公司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储备了技术方案,是全国大倾角、大采、高采空区混凝土注浆首例成功案例。张尚旺代表地矿公司对该项目成果进行了专项汇报,受到集团公司、新疆能化公司一致好评。

张尚旺扎根新疆,心怀梦想,服务煤矿,努力拼搏,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别样青春,他背对繁华,守望戈壁,把青春献给地质勘探事业的故事也在2021年6月7日山东卫视《此时此刻》栏目播出,他荣获了首届感动山能人物提名奖山东能源集团首届五四奖章。他没有因为荣誉而骄傲,仍旧脚踏实地,为地矿公司在新疆的地质灾害治理事业拼搏奉献着。

陈胜模、杨晨:克难攻艰不放弃

胡杨在大漠黄沙中扎根生长,一树成景,两树成林,年复一年,默默坚守沙海6000多万年,在这漫长岁月中,胡杨体现出永不放弃的精神。陈胜模、杨晨就是新疆项目部团结协作、克难攻艰、不言放弃的胡杨。

2019年,陈胜模和杨晨大学毕业一起来到地矿公司,又一起分到贵州(新疆)工程部,三年的共同努力让他们达成了高度的默契。

2022年,工程部接到了一项重要地质报告的编制任务,经过2个月的前期编写,报告终于完成。7月初,即向甲方汇报,接到汇报任务后,陈胜模、杨晨两兄弟即开启了“满血”状态,利用两周时间,根据矿方提供的23个相关评价报告和该矿近3年井上、井下钻探及井巷工程揭露的地质、水文地质等资料及邻区地质资料和其它有关资料,快速熟悉7万多字的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并制作出100余页图文并茂的PPT汇报稿。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小哥俩的共同努力和同事们的帮助下,经过几个通宵的努力,终于在7月2日的汇报会上得到了完美的呈现,汇报得到了评审专家和甲方的高度赞扬。

孙远军:勇往直前的“新胡杨”

孙远军是来自沂蒙革命老区的2021年新入职大学生,他带着沂蒙人憨厚、纯朴、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精神来到地矿公司贵州(新疆)工程部。孙远军一棵融入了沂蒙精神,带着一股勇往直前的犟劲和拼劲的“小小胡杨”。

从沂蒙老家到贵州1700多公里,进驻的是深山丛林,他说“没什么习惯的,我本就是山里娃。”

从沂蒙老家到新疆3500多公里,进驻的是戈壁荒漠,他又说“没啥,习惯习惯就好了。”

20217月入职,经过一个月的培训,就去了贵州工地,工作后的第一个中秋节,孙远军是在项目上过的,参与的第一个项目是磨盘山煤矿的勘查项目,14个钻机同时施工,每天在深山里跑钻累到倒头就睡,他认为这是他的幸运。他说:“野外工作对我来说是一种磨练和考验,相信通过这个工程,我能够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技能。”

经过贵州磨盘山工程的历练,孙远军快速成长起来。2022年6月12日,公司安排孙远军到新疆工地。刚接到通知时,他心情是忐忑的,他虽不娇贵可也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到离家1700公里外的贵州工作,父母已经很不舍得了,这下要到3000公里外的新疆,而且是那种“鸟不拉屎”的戈壁漠,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他先斩后奏,直到有一天晚上9点多母亲与他视频时,发现窗外还出着太阳,这才不得不向家人交代了实情。视频中他极力向母亲讲述着新疆的美丽,“那拉提草原繁花织锦牛羊成群、喀纳斯自然景观被誉为人间净土、天山天池是王母娘娘的瑶池”。经过他的描述母亲也不再说什么,只是嘱咐了一句在外注意安全。自从到了新疆以后,他就一头扎进工作里,工地勘查、钻孔岩芯编录、水文实验、报告评审,其实他向母亲描绘的这些美景也只出现在他的梦里。

作为山东能源驻外职工的一份子,他们用行动努力践行可贵的胡杨精神;作为地质勘探人,他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也正是胡杨精神的再现,他们扎根边疆、奉献青春,在广袤的新疆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