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秋,正通煤业公司高家堡矿井建设进入了攻坚期,矿井大型设备即将进场安装。同期建设中的高家堡矿井进场二级公路能否按期竣工,成为矿井大型设备顺利进场的关键。
进场公路,顾名思义就是进出矿井的必由之路,关键性不言而喻。高家堡矿井所在地,位于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彭公镇齐宇河村,距离县城约15公里,其中7.4公里为黄土路,海拔高度相差100多米。
原进场道路多是蜿蜒狭窄的盘山土路,边缘就是深不见底的沟壑,非常危险。而且晴天的时候尘土飞扬,到了雨雪天气就泥泞不堪,不仅无法满足矿井建设需要,也给当地人的生产生活和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
2009年第一批到达高家堡矿井的建设者们,初到齐宇河村时,村里的景象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齐宇河村没有一家饭店,更没有商场、超市,只有一个六七平方米的小卖部,摆着布满尘土的零星商品。因为道路不便,村民们出去难,外边的商品也很难运进来,村民的生活质量、生活环境也不好。道路不畅问题成为了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重大瓶颈。所以,当地人也是非常渴望进场公路早日建成通车的,但是有时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时候,他们又不愿意让步。
“南峪村崔老汉挡住挖掘机不让施工了!”
“为什么?”
“说是咱的公路把去他家苹果地的路断了!”
“有人带人拦路了!说是村里村民的寐子(麦子的陕西方言音)被灰土熏死了!”
“谁妹子?”
“不是谁妹子,是小寐(小麦),就是... ...”
黄土高原的湿陷性黄土,没有成为挡在施工人员面前的最大困难。语言不通、村民的不理解却成为施工人员的难题,村民的各种问题、要求,甚至刁难,成为进场公路施工人员几乎每天都要面对的,又必须迅速处理好的最重要的事。
我们面前没困难,困难面前有我们。施工人员为了顺利施工也想出了不少办法,吃饭的时候叫上村里的熟人喝个老酒,拉拉家常,施工时有机会就经常和村民聊天,了解村民的想法、诉求,经常跟村民讲讲国家征地补偿的政策,修进场公路的意义等等。白天碰到村民拉着车子去地里劳作,施工人员都会去帮忙推一把。矿上出面给矿上的年轻人和村里的女孩搭桥谈对象……随着沟通的深入,施工人员逐渐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村民们也渐渐明白了施工人员的善意,而施工人员也从最初的工作需要,转变成了发自内心的想要融入到当地人中来。
2013年8月底,一户村民的媳妇突然临盆,比预产期提前了10天,而当时正值雨季,去县城的道路泥泞不堪,普通车辆根本无法行驶,想要到县城的医院就医成为了一件大难事。眼看着媳妇疼的直喊,村民急得团团转,可是村里没有一个司机愿意上路去县城。后来,正在村里项目部开会的进场公路施工人员得知了消息,立即安排施工用的铲车在前面推淤泥开路,安排越野性能比较好的施工皮卡载着村民夫妇紧急赶往县医院。最终,因为送医及时,村民媳妇母子平安。
这件事情之后,村民们彻底明白了道路的重要性,更对矿上施工人员施于的援手充满感激,对施工人员态度也得到了很大转变。要求、刁难少了,配合与谦让多了,进场公路的施工得以顺利进行。
2013年的国庆节,进场公路举行了建成通车仪式,现在公交车开到了村里,每小时一班直通县城,结束了村里不通公交的历史。
每当施工人员回忆起修建进场公路的过程,除了辛酸、汗水,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山东能源省外创业者们与当地人关系的转变。进场公路连通了齐宇河村与长武县城,也连通了当地村民与创业者们的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