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应急管理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文,表彰2020-2021年度全国“安康杯”竞赛活动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兴隆庄煤矿综采一区检修班在此次竞赛活动中荣获“优胜班组”称号。
综采一区检修班是该矿主力采煤工区稳产高产的坚强保障和拳头队伍,是一支爱啃最硬骨头、敢接最烫山芋的“领军班组”。该班组在安全生产中发挥着科技创新与团队攻关作用,先后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山东省金牌班组”称号,被中国工人出版社、中国工业报社评定为“新时代特色品牌班组”,在矿井职工中被称为“战狼班”。
他们现有职工4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人,本专科学历职工20余人,高级技师2人,高级技工24人,整体呈现出学历高、技术强、年轻化趋势。班组承担了多项国家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多项科技创新成果填补了行业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空白。
为了更好地发挥高学历、高技能团队优势,该班组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依托,在岗位技术工种中持续推行“一专多能、一岗多能”和“竞争上岗”机制,对工作面18个岗点明确岗位需求和分配制度,定期对技术工种进行技术等级鉴定、升级,加大奖励力度。充分发挥全国煤炭行业劳动模范、山东省劳模张学砚,兖矿能源综采维修技术能手张会宗等高素质复合型岗位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注重人才梯队建设和“学练树”活动开展,积极参与“群星闪耀”技能比武活动,进一步将人才优势和技能优势放大。
面对高度机械化的工作面,知识的力量日益凸显。该班组坚持“知识只有和实践结合才更有力量”的观念,把一线岗位作为技术创新的舞台。为使技术含量最高的采煤机更好地适应工作面需求,他们根据现场使用情况,对采煤机冷却喷雾系统进行改造。同时承担起对MG650/1480—WD型电牵引采煤机的冷却水、液压系统油质过滤的改造工作,努力提高生产设备的运转效率和安全系数。他们将高知识人才队伍优势充分转化为现场生产力。仅半年时间,便将原煤生产量累计提高至190多万吨。
一次早班,区队值班室的监控画面显示皮带急停不能生产,值班人员赶忙联系检修班:“集运巷横拐转机出现了故障,电机空转,怀疑是键坏了。”还在休班的袁洪格立即组织骨干下井进行抢修。赶到现场后,发现对轮的内花键全部磨平,减速箱的外花键也磨损严重。通过联系得知,矿上只有对轮备用配件,新减速箱要到公司现提,这样会大大耽误生产。维修班决定先更换对轮应急生产,等有了新的减速箱再进行更换。为了节省时间,他们分成两队,一队留在现场继续对设备进行打磨除锈等辅助工作;一队把铁路运输改为两人一轮,将对轮抬到更换地点。葫芦起吊、对节、紧固,顺利完成了对轮更换和电机恢复任务。试机成功,生产得以正常开展。
去年一年,该班组共更换千斤顶130余个,立柱60余棵,检修支架700余组,完成了对采煤机供电系统和洒水喷雾系统的两次改造,检修工作量化结果同比以往提高了15个百分点。团队获得《组合式可回收卷带装置》《半圆固体球坡度规》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累计为矿创效920万元。
“我们年轻人就应该像狼群一样,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样才能对得起矿上对我们的栽培,对得起老一辈的付出,对得起青春年华!”采矿专业本科毕业的班长袁洪格表示。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