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矿业自成立以来,锐意变革转型,守正创新突破,在安全生产持续稳定、经营指标逆势增盈、管理模式精益高效等方面同向并进,区域整合效能实现全面跃升,构建了管理体系完善、机构人员精简、劳动用工规范、人员结构合理、市场机制高效、薪酬考核精准的人力资源发展新模式,关乎“第一生产力”的改革创新驱动和三项制度改革再展新作为。
(现场调研全程写实)
“人力资源优化的目的在于人员精干高效更‘简’,机构瘦身集约更‘优’,机制协同优化更‘活’。”在山东能源深化改革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会上,鲁西矿业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圣国作典型介绍。
聚焦精简高效,鲁西矿业打好机构整合“组合拳”,推进新巨龙公司、李楼煤业等9家单位机构改革,机构数量由250个压减至194个,管理技术人员由2020人优化至1579人。同步理顺肥城煤业、菏泽煤电管理层级,整合优化救护二大队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加快存续公司改革融合,通过实施卡松科技提级管理,盟鲁公司对兖州煤机同质性改革、吸收合并,进一步激活发展内生动力。
据鲁西矿业副总政工师、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部)部长李安平介绍,为积极构建人才聚合“强磁场”,他们聚焦干部选用,深入实施能源集团“31789”工程,优化“70、80、90”年龄段人员配备,调整副处级及以上管理技术人员142人,17名“85后”走上副处级及以上岗位,其中,6名90后(88后)走向副处级及以上岗位,15对矿井主要负责人平均年龄降低9岁。
(以赛代练促提升)
“我们树牢鲜明用人导向,建立‘实绩选人、亮点积分’选人用人机制,注重在急难险重、基层一线考察识别人才。”鲁西矿业党委副书记、董事、工会主席何祥成表示。他们还通过开展年轻干部“上挂下联”,能源集团中级人才库选拔推荐以及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重点培养等多种方式,构建了专业领先、素能过硬的后备人才梯队。
为加快畅通管理、技术、党务、技能“四通道”,打造人才集聚“雁阵”,鲁西矿业深化技能人才培养,以赛代练、以赛促训、技能提升、展示风采,组织参加第十五届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比赛、第六届全国煤炭行业信息化会计竞赛等多项重大赛事,取得优异成绩。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日前发布的表彰决定中,郭屯煤矿综采工区、唐口煤业快掘4队荣获“全国煤炭工业先进集体”称号;新巨龙公司采煤工区区长王广伟、新驿煤矿机电工区电工班长刘呈焕获得“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称号,成为各单位干部职工竞相学习的标杆和榜样。
“矿上有了效益,工资调了比例,咱们一线职工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到了新岗位,感受最深的就是充实了很多,学到了许多以前没有接触到的知识,每个月工资还涨了400多块钱呢。”……
工资收入稳步增长,技能水平大幅提升,是鲁西矿业实施“两置换、一充实”人力资源优化的生动体现,依托薪酬分配“指挥棒”作用,他们对工资总额增长部分,按照采掘一线70%、井下辅助25%、地面岗位5%比例进行分配,掘进工资高于采煤10%分配倾斜,职工自主向生产岗位、井下岗位流动。“我们通过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破解采掘专业人员紧缺的现实问题,持续压缩地面人员、‘三长人员’,2022年累计完成控员2464人,人均收入同比增长19.5%,实现了‘人均工资增、人工成本降’总目标。”李安平说。
(掘进机单人截割实操考核)
“业绩选人、量化考评”一直是鲁西矿业选人用人的鲜明导向,通过常态化落实“三实”人员考核工作,为有担当、有业绩、有效益的人才提供广阔舞台,铺平晋升通道,形成能者上、庸者下良性格局。目前,已启动实施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党群综合等十三个专业初级人才库建设,“大学习、大培训、大考试”蔚然成风,广大干部职工的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显著提升。
“二季度是抓好全年各项工作的黄金期,也是奋力冲刺‘双过半’目标的攻坚期,鲁西矿业将认真贯彻落实能源集团人才强企工作部署,突出‘实干、实绩、实效’,抓牢领导班子谋划发展能力、干部队伍干事创业能力和人才队伍创新创效能力,为加快建设山东能源煤炭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和非煤矿山人才孵化基地展现担当作为。”张圣国表示。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