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内)
综合消息
矿业非上市公司

里彦煤矿:快递式一站运输“使命必达”

作者: 陶然  发布日期:2021年12月02日

从接续式到一站式,从最后一公里到最后一米,里彦煤矿通过借鉴“快递模式”打造的完全内部市场化运作的高效物流运输系统,实现了“一站式”辅助运输精准化,彻底解决了传统辅助运输环节多、使用绞车多、安全隐患多,效率低下且劳动强度大等问题,疏通了矿井的“肠梗阻”。

“8月份以前,矿上各区队还都配有专职运料员,装卸物料各扫门前雪,各自为战,在相互影响之下,‘拉’低了运输效率、‘拉’高了生产成本。”该矿机运工区区长樊辉说。

前有车后有辙,不破不立。围绕“五提五创”命题,该矿瞄准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解放思想束缚,打破薄煤层开采的固有思维,从7月24日起,抽调15人组成“一站式”专业化运输队伍,井上5人,井下10人,签订“一站式”运输管理协议,立下军令状。

“对这支‘一站式’专业化运输队伍的考核,我们还是比较‘苛刻’的,完全实行内部市场化,工资总额按照实际运输量结算。”该矿党委组织科主办孟超说:“通过全方位细致测算,根据不同运输地点,划分三个定价档次,每月根据调度室信息中心、机电环保科提供的具体运输量进行结算。其中装卸车辆的维修费、燃油费也是定额的,由经营管理科出具费用的节超情况,据实节奖超罚。”

管理精细化,生产精益化。使用区队根据生产需要,将所需物料统计好后填写下料单报给运输队,运输队根据下料单,及时安排人员装卸设备、物料,实行“日下日清”,即当天各区队需要下井的设备、物料全部下井。整个运输过程从地面井口到大巷再到使用地点,全由运输队统一负责,统一管理,严格按照物资需求的轻重缓急调节运输次序,急现场安全生产之所急,确保供应及时到位。

从传统的装料、下井、运输、卸车、空车周转等一个循环大约需要三天时间,到目前控制在24小时以内“使命必达”;从一个环节一个站点的停靠、调度、转运,到“一站式”直接抵达,在机运工区统一协调装卸料管理模式下,这支队伍在极短时间的磨砺中,专业化越来越强,人员精干,装卸有序,不仅物料由专业人员“一站式”运输到生产作业地点,减少运输人员和周转时间,也解决各区队井下一般储存超过7天的物料的“老毛病”。目前,井下物料储存期不超过3天,用时上减少了57%,“曲地”变通途,巷道变得更“清爽”了,运输效率、安全系数也提高了,运转流程的优化让生产成本直降下来。

其实,“点石成金”的关键还在于设备的选型,用最新的技术解决最老的问题。该矿对绳牵引单轨吊车、柴油机单轨吊、特殊铅酸蓄电池单轨吊及锂电池单轨吊等进行了选型对比,其中绳牵引单卡轨车适用于固定段的运输,进入多条分支巷道时必须经过车场,形成多段运输。柴油机单轨吊运载能力大,机动灵活,适用性强,但其尾气排放需要足够的供风。但是,经过测算,巷道内的供风条件达不到使用要求。特殊铅酸蓄电池单轨吊机车由于充电时间长,续航能力差等缺点只适用于轻载运输。该矿副总工程师、机电环保科长张龙飞说:“防爆锂电池单轨吊机车,所使用锂电池由磷酸铁锂电池串联而成,每次快速充电只需要1小时,每充一次电可供机车行驶20公里左右,续航能力强、承载能力大、自动化运行水平高,运行成本较低。我们最终选择了防爆锂电池单轨吊用于井下‘一站式’物料运输,成效显著。”

思路决定出路,一个正确的选择,让该矿开启了破冰之旅。自去年四季度至今,通过安装气动单轨吊及锂电池单轨吊等优化辅助运输系统方式和生产接续调整,共取消31部小绞车,机械运料紧跟迎头、直达采煤料场,在扩展单轨吊网络化优势中,实现了“一站化精准运输”。他们仅投资416万元,就解决了传统辅助运输中使用绞车多、环节多、安全隐患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辅助运输安全高效,实现小投入大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