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内)
综合消息
矿业非上市公司

新疆能化:“聚·融”党建助推高质量发展

作者: 张献彬  杜新芳  徐占源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14日

面对管理理念、经营模式、企业文化、价值理念等方面存在的较大差异,如何克服重业务、轻党建的“两张皮“现象?如何把在疆产业整合好、人心凝聚好、企业发展好?

今年以来,新疆能化党委探索“聚·融”党建工作新模式,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实施“三聚工程”强基固本

“聚本”工程筑牢红色根基。为发挥党员队伍“头雁”作用,该公司坚持党委中心组、党小组、基层班组“三组”学习不动摇,讨论会、座谈会、生活会“三会”研讨不懈怠。制定下发“两会一层”公司治理文件10余个,完善“两会一层”议事规则“三重一大”决策管理制度,明确党委会研究决定事项、前置研究讨论事项和前置研究讨论负面清单,提高班子依法决策、科学决策、高效决策的能力。推行“四位一体”党建考核。建立党委“千分制”、党支部“双百分”、党小组“百分制”和党员“积分制”考评体系,逐级压实党建工作责任。

“聚基”工程增强发展动能。开展“全面结对、全面过硬”共建活动,建立39个支部联系台账,推动过硬党支部建设与评星定级工作有机结合,实施党支部书记“双培养”工程,创新实践“十个一”工作法,确保党支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通过调整班组成员、党员岗位和加强组织发展等方式,实现了“班组建小组、小组带班组、班班有党员”,消灭了党员空白班组。建成全国首家以“初心”为主题的党员教育基地——“天山雪莲”先锋党员教育基地。

“聚心”工程锻造文化品牌。深入推进以“追求卓越的梦想家园”“务实创新的创业家园”等主题的“五个家园”建设。全面开展“小白杨”青年创新、“小白杨”导师带徒等系列活动,努力把青年职工培育为优秀的建设者和未来领导者。深入推广互吃一顿饭、互送一件小礼品、互办一件事、互教一项小技术、互提一个醒、互学一句话“六个一”活动,打造“石榴籽”民族团结品牌。

构建“三融体系”守正创新

“融合”体系锚定发展方向。提出“1236”发展思路:即聚焦“煤化一体综合发展基地”建设目标;主攻煤炭和煤化工两大产业;打造安全环保型、科技创新型、质量效益型、智能高效型、党建引领型、和谐稳定型“六型基地”。对生产服务、工程施工、设备维修、洗选加工、煤炭供应、人力资源等实施协同管理,释放“1+1>2”的整合效应;对涉及重点项目推进、重点手续办理、重大事项协调等,成立工作专班,上下一盘棋,形成发展合力。

“融入”体系苦练发展内功。党建+安全生产,让依法依规生产、安全稳定生产不断深入人心。硫磺沟煤矿获评国家一级质量标准化矿井。党建+创新创效,荣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累计完成国家专利58项。党建+人才培养,5名80后走上矿处级领导岗位,近百名85后、90后走上中层管理岗位。

“融汇”体系凝聚发展合力。深入实施“六型工会”创建工程,积极开展女职工“三项行动”,扎实开展“青年大学习”和“一团一品”创建活动,引导广大职工争当先进、奋发有为。推行信访网络与党建网络“双融合”、“七责”闭环管理和“三函”制度,形成“两节送温暖、日常互助互济”工作模式,聚焦职工热点难点,为职工办实事难事88件,实现企业发展成果与职工共享。

目前,该公司建成全疆最大井工矿井——年产1000万吨的伊犁一矿,建成全疆自动化水平最高井工矿井——年产750万吨的伊新煤业,建成世界最大单体煤制气项目——年产20亿立方米新天煤化工项目。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加14.80亿元;利润总额同比增加16.43亿元,职工收入增长连年超过10%。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