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很多人会称我们为煤黑子”罗燃说。罗燃是山东能源集团新疆能化伊犁一矿的一线采煤工人,工作在百米深的井下。
“我们现在开采的这个是1505西工作面,煤机速度比原来快了,放煤也比原来多了,功率也大了,产量自然也比原来多了。” 罗燃说。
作为智能化工作面,设备调式和应用必不可少,罗燃和他的班组当仁不让,割了几刀煤、煤机的速度、支架的跟机率,他们都要提前做好记录,报给相关专业人员,让专业上参考调试,这些数据不能有丝毫的差错,这样才能正常运转。班组的每个人都学会、学精使用智能化设备,现场条件有变化的时候,随时进行调整。
“刚开始接触的时候不太适应,大家都没用过。这个就像刚开始接触手机、电脑一样,学会了之后就‘真香’了。确实省了很多的人力和时间。现在我们每班7个人,单班可产1万吨以上,区队日产量突破了3万吨。” 罗燃说。
2018年,罗燃了解到了伊犁一矿,当时觉得伊犁一矿是千万吨级新矿井,设备先进,发展前景好,能给自己一个好的平台,就来到了伊犁一矿。
“比原来好多了,上班就跟玩手机一样,四周都有支架保护,很安全。”罗燃和远在家乡的奶奶视频时说。以前的时候,罗燃家里人都挺担心的。这两年给他们讲的多了,慢慢也都放心了。“奶奶告诉你少玩手机,多注意休息……”罗燃的妻子叮嘱着。
现在伊犁一矿在集控室就能实现一键启停,一线工人们主要是做好井下巡视,把智能化设备使用好,把煤炭安全、高效地开采出来。
刚开始干煤矿时,罗燃做梦也没有想到,有一天能从“煤黑子”变成“煤亮子”,罗燃说“我觉得是科技带给了我们变化”。
现在的罗燃的班组也会和专业人员一起做一些小改小革的的项目,让井下工作更安全,节省时间出更多的煤。“我们井下应用了自动升降的上下两巷回收装置,以前是爬梯子,现在创新完比较方便、更安全了,这一趟就能节约近10分钟,节约半小时就能多产500吨煤。”
“国内首家摸索实践“时间+空间”双重自动放顶煤工艺班组……”
“56秒完成两支架同时放顶煤……”
“累计完成小改小革28项……”
“山东能源集团2021年百个优秀班组之一……”
这些都是罗燃班组的成绩,罗燃,伊犁一矿综放工区班组长,也是一个新时代的煤亮子,他梦想着有一天,把家人接到身边,更体面的工作,更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