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矿业:岗位置换提效能增活力

作者: 孔庆玉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17日  来源: 自撰

鲁西矿业面对新形势、新发展、新要求,多措并举、精准施策,深入分析当前劳动用工存在的结构问题,以定责、定岗、 定编、定员、定额、定薪“六定”要求,采取外部对标、 现场写实、座谈交流、历史数据分析等方式,开展岗位分工、 岗位定量和岗位设置分析等措施。努力打造与鲁西矿业发展实际相适应的一线职工队伍,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实现人均指标、人均收入、人均利润、人均效率提升,下发《关于开展劳动组织优化工作的通知》,稳定有序推动女职工置换地面男职工,地面男职工置换井下岗位、改变一线用工现状,形成合理有序的人力资源配置新格局。

在彭庄煤矿,该矿深入推进女职工置换地面岗位男职工、地面岗位男职工向井下辅助岗位、井下辅助岗位向采掘一线岗位转移工作,通过实施岗位置换,进一步优化了员工队伍结构。截至目前,女职工置换男职工3人,地面岗位男职工向井下辅助岗位置换9人,井下辅助岗位向采掘一线岗位置换27人。

彭庄煤矿原后勤服务中心的刘志、冯清海等职工纷纷走上了生产辅助岗位,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进入准备工区进行巷道维修工作。“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我们的岗位工资提高了,心里高兴,干起活来也更带劲了。”

按照“人岗相适、人尽其才、人尽其用”的原则,鲁西矿业积极运用岗位优化置换方法,对“腾岗”富余人员进行精准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着力推进女工岗位置换地面男职工岗位,地面男职工岗位转改井下生产岗位,优先配齐配强采掘一线岗位人员,全面优化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有效释放人才活力,缓解井下劳动用工紧张局面。该公司还充分发挥薪酬分配的激励作用,优化各类人员收入分配关系,合理调控三类人员收入比例,加大工资分配向井下辅助岗位、采掘一线岗位倾斜力度。

“实行岗位置换后,不仅能发挥我们的特长,而且每月能多挣1000多元,现在干劲更足了。”从后勤服务中心转向井下安监员的孙庆忠介绍说,经过转岗培训后,他们有了新的“用武之地”。

岗位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激活了基层各单位岗位优化置换“一池春水”,让更多的员工实现了高价值岗位的有序流动,有了更广阔的“用武之地”。

“这个月我的收入不仅比先前多了三千多,而且还能更好地学习提高自己的机电维修技术。”李楼煤业机电工区35岁的机电维修工张龙说起自己的岗位变化非常高兴,他说,从地面机房值守转岗到井下干机电维修,使他找到了自身的岗位价值。

巾帼不让须眉,在李楼煤业岗位置换过程中,原综合服务中心的李丽、王冬兰,选煤厂的刘伟等女职工也纷纷走上了生产辅助岗位,进入机电工区矿灯房工作。“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我们的岗位工资提高了,干起活来心里更舒畅。”她们表示,一定要用实际行动来为企业发展增砖添瓦。

据了解,仅今年1月份,李楼煤业女职工置换地面男职工1人,地面男职工置换到井下辅助岗位15人,井下辅助岗位置换到采掘一线岗位6人,完成置换22人,累计完成岗位置换69人,稳步推进了劳动组织优化。

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是鲁西矿业实施岗位优化置换的工作亮点,实现了员工由管理到技术、技能岗位转换,由地面向井下一线岗位有序流动。

“截至目前,鲁西矿业女职工置换地面男职工岗位70人;地面岗位置换到井下辅助岗位262人;井下辅助岗位置换到一线岗位335人,为一线生产队伍注入了新生力量,有效优化了队伍配置。”鲁西矿业副总政工师、党委组织部部长李安平介绍,下一步,将继续深入挖掘人才潜力,加大岗位优化置换力度,提升管理质效,按照 “严控总量、优化存量”的原则,确保6月底前优化置换到井下一线岗位500人以上,最大限度释放人力资源效能。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上一篇
李楼煤业:载体“加热”让两会精神在职工中升温
下一篇
山东能源鲁西矿业:选煤厂变身“聚宝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