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兖矿能源未来能源煤制油分公司装置投产十周年、打赢“降本增效”攻坚战的决胜之年。年初,面对复杂严峻的市场环境和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该公司上下达成共识,这不仅是一个必须达成的经济指标,更是作为煤制油的“答卷人”,在装置投产运行十周年的关键节点,必须完成、必须答好的一道“必答题”。

体系作战,构筑攻坚“桥头堡”。目标已立,军令如山。该公司迅速行动,构建起一套指挥有力、运转高效、执行彻底的作战体系。第一时间成立了覆盖降本增效、稳产高产、两化融合等七个专项工作组。各组职责清晰,任务明确,责任直接落实到人,确保每一项部署都能精准落地,不留死角;同时,创新建立并严格执行调度、通报管理机制,通过每周进度跟踪与督导、成果分享与问题剖析,形成了强大的内部驱动力,确保了各项措施不悬空、不走样,推动公司向增盈发起全面、系统、持续的总攻。实施高负荷产量对冲成本压力决策,在优化生产组织模式、突破装置运行瓶颈、深化柔性创效管理等方面精准施策、持续发力,确保每一招都见到实效,为“降本增效”注入强劲内生动力。

稳产高产,夯实增效“压舱石”。生产装置区是攻坚的核心战场,该公司将“两炉”的稳定运行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通过严格管控入炉煤质指标,强化日常精细化操作与巡检,加强关键设备的预防性维护与状态监测,并落实一系列针对性专项措施,有效杜绝了非计划停炉事件的发生。今年以来,公司“两炉”运行周期创下历史最佳纪录,气化炉平均运行周期同比显著延长14天,两台锅炉运行周期均稳定超过320天!这一组沉甸甸的数据,不仅是精益管理的证明,更为后续系统实现高负荷、长周期、稳定运行提供了最强劲、最可靠的支撑。
面对生产中出现的“顽疾”,该公司通过优化并气操作流程、创新性应用扰动冲洗技术等手段,有效抑制了反应器压差上涨等长期制约负荷提升的难题。在合成系统,通过技术革新与精细调控,成功将二级反应器置换周期从10天缩短至7天,降低反应器催化剂保有量、缩短催化剂停留时间、提高新鲜催化剂占比,让催化剂反应更加均匀、充分,效能大幅提升。前三季度,合成装置日均产能同比提升22吨,每日新增的产品产量,正是迈向高产目标踏出的坚实步伐,为完成全年产量任务目标注入强劲动能。

降本增效,激活价值“新引擎”。该公司认真落实上级公司关于“厉行节约、严控成本”的实施意见、《十项费用节支行动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在全力提产的同时,坚持“开源”与“节流”协同发力,将降本增效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精准调控关键工艺温度参数、优化产品产出结构以及精细管理合成反应器置换周期等方式,成功提高了高价值重组分的产出比例,实现创效能力稳步提升。
秉持“度电必争、颗粒归仓”的极致节约理念,该公司将精细化管理贯穿于日常生产的全流程,密切跟踪电力市场价格波动,实施更为精细化的蒸汽动态平衡与分配策略,进一步优化余热发电负荷调节模型,并深度拓展错峰用电、需量管理等节电措施。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了最大需量电费在上半年同比大幅下降40%并持续保持低位运行,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前三季度,兖矿能源未来能源煤制油分公司装置运行纪录屡创新高,长期困扰生产的技术瓶颈得到有效突破,降本增效工作结出丰硕成果,实现持续增盈。当前,已进入2025年收官冲刺的关键节点,完成全年目标“最后一公里”阶段,煤制油分公司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公司三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议精神,科学谋划、聚力拼搏,为完成全年各项任务目标再扬攻坚之帆、再鼓奋进之劲,奋力谱写公司跨越式发展的崭新篇章!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