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在西北矿业黄陶勒盖煤炭公司掘进机司机实训现场,综掘一区生产班班长张桂杰将自己多年积累的操作诀窍,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工友。
从“技术尖兵”转型为“实训导师”,张桂杰角色的转变,是该公司激活内部人才资源、构建内生型培养体系,破解“人岗错配”结构性矛盾的精准实践。
全员技能提升:筑牢人才“压舱石”
黄陶勒盖煤炭公司紧扣“全覆盖、精准化、常态化”目标,将全员技能提升作为重点任务,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管理、技术、党务及技能等各类培训30余场,覆盖500余人次,切实保障培训内容“接地气”、成果能转化、技能可应用。

(黄陶勒盖煤炭公司大学生进行一线实操培训)
他们聚焦基层“实战实训”,着力突破传统课堂讲授模式,积极推行“师带徒”、现场观摩、模拟操作、技术比武等多元化培训方式。综采二区职工袁欢正是该机制下的典型代表。在“师带徒”与现场实训相结合的模式中,他仅用不到一年时间,便从见习大学生迅速成长为助理技术员。
“‘干中学、学中干’让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快速成长,这种模式非常契合我们年轻人的学习节奏。”袁欢由衷感慨。得益于实战导向的培训策略,今年以来,该公司技能人才队伍持证比例同比提升10%,高技能人才占比已达13%,人才结构持续优化。
关键岗位赋能:打造人才“生力军”
关键管理岗位是企业高效运行的“中枢神经”,为进一步优化干部结构、激活人才队伍,近日,该公司党委聚焦管理人员关键岗位空缺问题,组织开展了公开竞聘,以公开、公平、公正的机制选拔适配良才。

(黄陶勒盖煤炭公司进行岗位竞聘)
“竞聘的每一个环节都围绕‘人岗精准匹配’来设计,目的就是把真正懂业务、善管理、能担当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合适的岗位上。”该公司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部)部长马斌介绍。竞聘过程历经“笔试初选+面试再选+试用考核”三轮严肃选拔,全面评估候选人的理论功底、应变能力与岗位胜任能力。
最终,共有19人脱颖而出,被录取至党群综合、安全管理、生产技术等重要专业部室。后续,该公司将结合个人特点与岗位需求,为其定制培养路径,安排多岗位历练,推动“赛马机制”与“组织相马”深度融合,实现人才识别与任用闭环。
后备人才培育:培育发展“新引擎”
后备人才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源头活水”,该公司积极构建科学化、系统化的“选、育、管、用”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有潜力的青年人才在精准浇灌下破土成长、脱颖而出。
综采一区“90后”技术员姬月虎的成长历程正是这一体系的生动缩影。入职初期,工区即为他指定经验丰富的技术主管作为导师,开展“一对一”传帮带,公司搭建的技术比武、外出培训等成长平台,也成为他能力提升的关键阶梯。如今,他已顺利晋升为技术主管,成为区队技术管理的骨干力量。

(黄陶勒盖煤炭公司开展“师带徒”活动)
姬月虎的快速成长,折射出该公司“选苗精准、育苗扎实、管育结合、大胆使用”的后备人才培养理念。今年以来,他们持续加大年轻骨干选用力度,共提拔重用往届优秀高校毕业生15人,占比71%;“89后”年轻干部14人,占比67%。一批有能力、有冲劲的年轻人走向关键岗位,人才队伍“一池春水”持续涌动,为企业发展注入了蓬勃的青春动能。
“人才工作考验的是‘慢功’,决定的却是企业发展的‘硬功’。我们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真正为企业的未来夯基垒台、立柱架梁。”该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王建海表示。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