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要闻

赵楼煤矿:虚功实做,让党建成为看得见的生产力

作者: 张震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23日

“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这既是深刻的实践总结,更是引领企业发展的行动指南。

今年以来,赵楼煤矿党委锚定“走在前、挑大梁、作示范、创一流”的目标定位,强化党建引领、创新党建实践、彰显党建优势,推动党建工作与安全生产经营双融双促双提升,以高质量党建激发强劲活力、凝聚强大合力。

回溯过往,“融·越”党建精准嵌入,阳光文化深耕细作,断层仰采有力攻克,制冷系统全面升级,产量进尺同步完成,省市技能大赛和防冲国家现场会成功举办,被山东能源集团授予“干事创业好班子”称号,用实干实绩验证了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

做实一个“学”字,在学思践悟中强基固本

“行源于心,力源于志”,抓住了思想政治建设,就是抓住了党的建设的魂和根。

今年以来,赵楼煤矿党委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首课、主课、必修课,全面推行以上率下“领学”、上下联动“齐学”、外聘专家“助学”、宣讲分队“促学”、线上线下“活学”、融会贯通“践学”等方式,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在矿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启动后,该矿党委班子成员带头讲党课27场次,下沉调研18场次,形成调研和研讨成果65篇,落实职工意见建议28项。各级广泛开展专题读书班、抢答赛、主题党日等活动260余场次,组织谈心谈话430余次、“阳光巡廉”督查97场次,查摆问题整改完结率达到100%,推动学习教育成果从“纸面上”切实落到了“行动上”。

育强“领头雁”,带动一大片。该矿党委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党务政工人员赴党校集中培训、到先进企业调研学习,特邀专家讲授党的理论知识,参与党员430余人次,打通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壁垒。

一次次洗涤心灵的学习研讨、触及灵魂的剖析整改、立说立行的生动实践,党员干部深刻感悟党的初心宗旨,不断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助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做实一个“融”字,在融入实践中彰显优势

如何将党的建设融入中心工作,促进各项生产经营任务高效落实,是摆在赵楼煤矿党委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在9月份政工暨党支部书记工作例会上,27名党支部书记和政工人员来到井下运输大巷,亲眼见、亲耳听、亲手学,在机器声里找方向、谋突破。

进入七月份,赵楼煤矿党委创新实施“一月一主题一特色”月度例会机制,通过现场互动、实践体验等多元形式,将会场搬到生产攻坚前线,使大家在行走的课堂中学业务、提素养、强党建。

“党建工作不能悬在空中,必须往实里走、往深里做。我们要把支部建在‘生产链’上、党旗飘在攻坚一线,真正让党建成为推动发展的‘红色引擎’。”该矿党委书记吕真理说。

今年以来,他们持续深化“融・越”党建品牌建设,开展“一星两评三好四优”创先争优活动,健全完善20项85条考核细则,将安全生产经营指标层层分解到18家支部、46个党员责任区和22个党员先锋岗,每月一督导、每季一考核、每年一评比,推动支部“组织链”全面嵌入到“生产链”“经营链”。

以“融・越”党建为纲,品牌化管理、项目化考核,引领“党员微积分”“三讲六做一提升”“三卡一承诺”“小改小革·党员争先”等20余个基层特色载体竞相绽放,以主题鲜明、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激励引导党员作用发挥在日常、展现在经常。

做实一个“聚”字,在聚力赋能中护航发展

党建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赵楼煤矿党委以凝聚干事创业合力、赋能职工成长成才为导向,发动职工、培育职工、成就职工,让每名职工都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角。

今年105岁高寿的周兰老人,是鲁西南著名的“抗日窝窝队”队员。“学雷锋纪念日”期间,矿党委组织青年职工为周兰老人送去慰问品,围坐老人身边聆听抗战故事,在温暖互动中传承红色精神。

爱党爱国教育是最好的精神营养剂和情感粘合剂。他们通过组织讲授专题党课、集中观看“阅兵式”、举办升旗仪式、开展“我与国旗合张影”、“八一”座谈会等系列活动,多样化、沉浸式教育引导职工深刻感悟家国情怀与时代责任。

当好职工的引路人、贴心人,打造新入职员工第一堂思政课、青年职工“七人谈”、“一人一事”谈心谈话多个思政平台,联系服务职工3000余人次,解决思想和实际问题70余项,在汇聚“思想共鸣”中激活“行动共振”。

以文化人,以文聚心。深耕“阳光文化”建设,新建一屏、一栏、一走廊文化宣教载体,选树“阳光之星”180名,围绕“五转五增五提升”“爱企三问”等主题组织“阳光新声”巡回“微宣讲”260余场次,讲好企业安全观、新形势、好政策,让职工切身感受阳光赵楼之美、发展赵楼之责。

前不久,在赵楼煤矿举办的山东省安全生产“液压支架工”技能竞赛中,两名职工分别摘得一二等奖,赵楼煤矿被授予特别贡献奖,连续3年斩获省部、行业级“比武状元”。

培育职工、成就职工,致力打造员企“双向奔赴”的创业生态。今年,他们连续第4年举办省市技能竞赛,新建“产学研创赛”一体创新联盟阵地,打造“六有”职工素质提升平台,推行“355”产改赋能体系,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人才动能和创新活力。

做实一个“暖”字,在暖心服务中汇聚同心

党建连着民心,民生映着初心。赵楼煤矿党委把提升职工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作为验证党建工作成效的“试金石”。

篮球是矿区职工最喜爱的运动之一,此前露天球场一旦刮风下雨,职工的运动热情便被“浇灭”。为满足职工运动需求,他们对现有文体馆优化升级,建成室内标准化篮球场。

走进焕然一新的球场,锃亮的运动地板、专业的装备设施映入眼帘。这座集竞技场、观赛区、更衣室于一体的新场地,让职工随时可以约上球友来一场酣畅淋漓的比赛,以“小场地”的升级,满足了职工幸福“大需求”。

今年以来,该矿党委把为职工办实事解难题、提升职工生活品质作为着力点,为准确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和诉求,班子成员下访调研,常态组织心愿征集,近期又推出“阳光E点通”网络诉求平台,来到职工身边坐“热板凳”、听“知心话”。

“我们要努力把暖心服务抓细、帮困工作做精、惠工阵地建实,使党组织在职工需要时,看得见身影,听得见声音,发挥出作用。”该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曹曦说。

从“急难愁盼”到“衣食住行”,“‘会’在阳光下 幸福赵楼人”暖心服务全面行动,夏送清凉冬送温暖,困难家庭精准帮扶,莘莘学子暖心“箱”赠,离退职工温情礼送。他们围绕“幸福食堂”“幸福公寓”建设,新增“金牌厨师菜”、减脂餐、羊肉汤等特色美食15种,菜品均价降低约5%,公寓设置急救药品区、暖心针线包,同步列出增设直饮机、加装洗衣机和烘干机等22件“幸福要事”。

一枝一叶总关情,点点滴滴暖人心。赵楼煤矿党委正以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让党建温度直抵职工心底,汇聚起上下同心、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