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在西北矿业双欣矿业的24104采煤工作面,综采工区班长焦大鹏正认真记录着当班材料使用情况。“现在每省下一根锚杆、一个零件,都直接和咱们的收入挂钩!”他笑着说道。
今年以来,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挑战,双欣矿业紧紧围绕“深挖内潜、度危求进”工作主线,将精益理念深度融入生产、班组与经营管理各环节,以创新举措破解成本管控难题,推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实现“成本降、效益升”的逆势提升。
严控材料 筑牢成本“防火墙”
(双欣矿业通防工区库管员盘点仓库材料)
该公司依托“3511”精益化材料管控模型,通过优化考核机制推动成本管控落地见效。三季度以来,他们重新测算38个材料考核单价,将材料费超支情况全面纳入月度市场化考核体系。自该机制实施以来,不仅节约预算26万元、兑现奖励9.6万元,更推动了材料费同比减少410余万元,降幅达16%,在生产任务稳步推进的同时实现了成本“逆势反降”。
针对基层工区库存积压问题,该公司精准设置库存KPI考核指标,以“库存增减10%”为基准实施动态管控。截至目前,累计压减库存360余万元,降幅达54%;同步搭建支护材料“回收—复用—收购—结算”的“一体化”管理模式。今年以来,累计回收材料39000余件,兑现奖励近30万元,使“废旧物资”华丽变身为“创效资源”。
此外,他们还严格对照山东能源集团“八项降本增效硬措施”相关要求,坚持“超计划不购、质次价高不购、‘三无’产品不购”原则。对达到招标额的项目一律实行公开招标,未达到招标条件的严格执行“货比三家、质优价廉”采购流程。三季度以来,累计完成13项公开招标项目,节约资金630余万元,从源头上筑牢了成本控制防线。
夯实根基 激活创效“红细胞”
(双欣矿业基层工区核算员正在结算精益班组市场化奖励)
班组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最小单元”,更是降本增效的关键发力点。该公司按照“1553”精益班组工作思路,将安全、质量、任务、成本、设备管理等KPI指标合理分解到各基层班组和关键岗位,形成了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的成本管控格局。
他们通过实施“工区-班组-岗位”三级台阶式单价激励模式,对超额完成工作任务的基层班组直接兑现市场化结算,由班组自主分配奖励,最高兑现率达20%。这一机制彻底打破“大锅饭”格局,充分激发了各基层班组的生产活力。今年以来,掘进效率同比提升11.6%,基层班组直接兑现奖励64万元,实现了效率提升与职工增收的“双向共赢”。
此外,该公司还积极鼓励各基层工区主动拓展创效渠道,通过建立内部精益市场化结算机制和配套的激励政策,使各基层工区从“等着干”变为“算着干、抢着干”,精打细算的经营意识和主动揽活的工作模式蔚然成风。截至目前,各基层工区承揽中大型单项工程8项,工区间开展横向交易110余次,累计创效超600万元,实现了基层班组从“生产执行者”到“创效主力军”的跨步跃升。
优化管理 增强发展“欣动能”
(双欣矿业开展“六精六提”融合管理暨精益大项目培训会)
该公司以制度创新和流程优化为抓手,不断完善降本增效长效机制。物资供应中心联合经营管理部、财务管理部等职能部室每月深入基层工区指导督查不少于12次,通过严格执行“交旧领新”制度,有效减少了新物资采购。今年以来,累计回收废旧物资20000余件、发放复用物资17000余件,不仅降低了库存积压与资金占用,更使“物尽其用、循环增效”成为管理常态。
他们还持续完善车辆运输、劳务服务、设备维修等横向交易流程,完成了二、三级市场设备租赁、服务、维修等420个单价测算,不断提升服务市场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同时,不断完善“八大浪费”降本提效改善任务清单,定期调度各单位任务完成进度并实施动态考核,运用市场化激励手段营造全员参与创效的良好氛围。
“我们将持续构建并运行‘一线两策三目标’的低成本质效管理2.0战略,聚焦‘效率、效益、效能、质量’四大关键,不断探索创新创效‘欣模式’,以更实举措、更优机制推动企业降本增效走深走实。”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于波说。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