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晚7时许,西北矿业五举煤业综合办公楼二楼报告厅内,一场关于新《煤矿安全规程》的专题解读培训会拉开序幕,培训讲师围绕《新规程》增减条目展开详细解读,140余名管理人员及班组长正在聚精会神地聆听,不时低头做着笔记。
五举煤业将“全员大培训、素质大提升”活动作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引擎,通过战略引领、多维赋能、实效彰显等系列措施,构建全员参与、全程覆盖、全力保障的人才培养体系。
战略引领 系统规划人才培养“路线图”
“要把书本上的知识和职工能听懂的实事结合,才能让‘刻板’的知识更好地服务生产现场。”10月13日,该公司周例会上,安全总监李春华对培训工作提出要求。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该公司把全员培训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构筑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育体系,围绕“双提升、双达标”核心目标,制定年度全员大培训实施方案,明确“学历、技能、安全、创新”四大攻坚方向,设定可量化具体指标。实施以来,管理技术人员中大学及以上学历者占比已超过85%,高级工及以上技能人才占比突破25%,“三项岗位人员”持证上岗率始终保持100%。
他们通过“月调度、季考核、年评估”管理机制,实现对培训进程的动态监控与策略优化,将培训成效、组织绩效与个人晋升紧密关联,形成了有效的责任传导体系。同时,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为适应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创新推出“一项目一方案”的个性化培养方式。截至目前,开展新工艺、新技术和全员培训13场次,培训职工1100余人次。
多维赋能 构筑素质提升“加速器”
该公司聚焦智能化装备运维、特殊地质开采等核心领域,高标准建设集设备拆解演示、故障模拟实操于一体的“机电培训基地、智创单轨吊技能基地、大倾角和软岩治理研究室基地、创新工作室基地 ”四大培训基地,累计培训超过2000人次,攻克技术难题12项,转化创新成果8项。
他们推行“基础、技术、技能、管理、实习生”的五大培训工程,实现不同层级员工差异化需求的全覆盖,对安全、生产、机电等关键部门提出针对性要求,编制《岗位胜任力手册》,严格执行“三项岗位人员”脱产培训制度,通过每月召开设计优化会、设立年度攻关课题及推行“技术员跟班写实”等机制,储备了50余名青年技术骨干,与设备厂家共建“定向轮训基地”,选派80余名青年员工赴厂进修。
在此基础上,该公司着力构建“岗位练兵—区队比武—专业竞赛—行业竞技”四级技能竞赛体系,实施矿级季度比、区队级每月比、班组每旬评方式,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性竞赛。活动开展以来,1人获全国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大赛一等奖,1人获得2024年度煤炭行业技能大师荣誉称号,1人获第十六届全国煤炭行业技能竞赛瓦斯抽采监测赛项一等奖。
实效彰显,点燃创新创效“新引擎”
创新与科技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该公司紧盯创新提质、科技赋能目标,不断优化人才结构,实施创新能力提质工程,畅通人才成长通道,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据了解,自开展素质提升工程以来,该公司大专以上学历员工占比已提升至75%,中级以上职称人员突破50%,高级工及以上技能人才达到300余人,自主培养智能化工程师20名。
此外,他们创新应用微课堂、微警示、微考试、微排查、微点评、微宣誓“六微一体”安全培训法,深度融入各区队日常班前班后和一三五学习等日常会议,持续开展“五小”创新竞赛。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事故模拟演练60余次,“三违”现象同比下降35%,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的目标。
五举煤业以人才强企为目标,不断深化“全员大培训、素质大提升”工程,在机制创新上求突破、在精准培训上做文章、在成果转化上见实效,为公司的高效发展持续注入新活力。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