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质是设计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面对复杂地质条件和市场挑战,枣矿集团田陈煤矿用一套独具田陈特色的精益管理体系,让“田陈煤”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熠熠生辉。
在田陈煤矿的调度室内,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各个采掘工作面的煤质数据。这些看似枯燥的数字,关系着矿井的经济命脉。
面对井下地质构造复杂、煤层埋藏较深、赋存条件差、断层多等客观条件,田陈煤矿按照“煤质是设计出来”的理念,构建了“16131”精益煤质管理体系,加强生产技术管理,针对工作面的开拓布局、采煤生产以及煤流运输等环节制定详细的煤质管控措施,将煤质责任细化落实,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闭环。为将这一体系落到实处,该矿制定《煤炭质量管理考核办法》,动态跟踪查找问题,按照“盯重点、跟踪盯、全程控”的管理思路,实现闭合管理。
“我们通过对煤质管理工作全面梳理和深刻反思,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严抓源头。抓好了源头就抓住了煤炭质量的关键。”该矿副矿长张广彪说。
该矿坚持从设计源头入手,根据矿井煤层赋存实际,制定实施“一面一策”“一段一策”方案,通过有效规避断层和煤层变薄区对煤质的影响,提高原煤质量。在掘进生产环节,该矿对掘进迎头严格实行“合格掘进准入”“掘进煤质量对等奖罚”“源头分流矸石奖励”等制度,增加矿井“有效煤量”的提升。对全岩掘进巷道实行“加锁限运”、集中排矸等制度,切实把好掘进“煤质关”。
在采煤环节,该矿严格执行采煤工作面“超高割矸扣罚制度”“考核源头毛煤灰分及生产检查日报制度”,进一步加强综放工作面放顶煤期间含矸率的监督检查,严格把控采煤工作面的开采层位。坚持精煤创效、以质补效,加强对洗煤的全过程管控,积极采取分提分运、煤泥深加工项目等提质稳量举措,千方百计提高精煤回收率。
洗选加工是提煤质“重头戏”。该矿选煤厂作为煤炭品质升级的“核心阵地”,严抓洗选质量,精准控制精煤灰分回收率、发热量等关键指标,通过精细化洗选,实现质效双升,助力企业提升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推动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让“乌金”变“黄金”。
把“粗粮”做细,把“细粮”做精,用好智能洗选这把制胜“钥匙”,是原煤提质、精煤增效的关键。该矿充分利用智能化建设成果赋能精益生产,强化制样、化验、存样、传输等各环节的集中智能管理,守住煤炭产品“含金量”,把好煤炭产品“效益关”。
狠抓产品质量管理,全程做好重介分选和煤泥水处理等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控和调节,重点加强各项洗选工艺参数的动态管控,严格洗煤操作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查,严控各产品指标,及时分析产品质量偏差,确保产品灰分、水分、硫分合格率等关键质量指标符合工艺技术指标和产品质量要求,稳定精煤质量,有效提高精煤回收率,努力实现效益最大化。
随着“16131”精益煤质管理体系的深入实施,田陈煤矿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今年以来,该矿采煤工作面少采矸石2.6万吨、掘进矸石分流0.35万吨、TDS选矸15.38万吨,原煤提质434大卡。这些数字背后,是田陈煤矿对质量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优化管控流程,深化技术创新,持续巩固煤质提升成果,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动生产、选煤、销售、煤质之间的密切配合,持续放大‘以质促销、以销带产、产销联动’的协同效应,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田陈煤矿矿长鲁伟说。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