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丹桂飘香,但对于新材料公司方大新材而言,十月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攻坚战役”。
在生产一线,在忙碌的分丝器和火热的翻边机前,所有方大新材职工迅速从节日的松弛氛围中“提档换速”,以“满格状态”回归岗位,为保障笔笔订单按时交付不懈奋斗。
凝心,聚力生产24小时
秋雨绵绵,丝丝凉风带着细雨赶走了夏日的炎热,路过方大新材生产一车间时,一阵冷风袭来,让人不禁裹紧外套。抬眼向车间望去,该公司不少职工仍穿着夏季工装,安全帽下、工作服上,汗水早已浸透。
得益于方大新材营销部的迅猛发力,2025年下半年,该公司管材订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生产车间也从“一枝独秀”变为“三线并行”,24小时满负荷运转的生产线,配合三个班组轮流“在线”,这个国庆假期,方大新材实现周产出管材超21000米,再创生产新速度。
“小谭,今天要来一条新线,来搭把手,咱们把老2号线挪一挪,给新线腾地儿。”一条来自方大新材长武生产基地的高速生产线即将抵达淄博,方大新材车间主任王朋朋一边调度人手,一边规划场地。
协同,高效布局3大车间
恰逢晴日,新线落地,一气呵成。此刻,方大新材淄博生产基地从“三线并行”升级为“四线同开”,产能迎来新提升。
2025年9月中旬,为切实提升生产效能,解决订单交付慢问题,方大新材着手实施订单排产专项优化。
通过协调该公司淄博与长武两处生产基地资源,将涂塑钢管生产线集中部署于长武基地以实现单一品类规模化生产,同步转移其他产线至淄博基地释放长武产能潜力。
方大新材淄博基地则聚焦两大车间效能提升,通过工艺优化提高生产速度、强化管材翻边工序节奏,缩短单件加工周期。同时,依托淄博原料集中采购优势,降低采购成本,结合智能车辆调度系统提升运输效率,形成人、机、料动态匹配机制,推动整体资源利用率提升15%,实现从产线分工到工序提速再到资源整合的全链条效能升级。
实干,稳产保供全员上阵
目前,方大新材订单计划持续激增,管材生产前端环节效率饱和,但中后端加工环节因人员配置不足、工序衔接滞后,整体生产节拍受阻,引发销售发货周期延长等连锁问题。
为破解这一困局,该公司特制定《生产应急服务组实施方案》,通过建立动态人力调配机制,保障生产连续性。
上岗,就要上安全岗、标准岗。该公司通过建立人员准入标准化流程,要求入选应急服务组的人员,必须通过生产技术部组织的岗前考核,内容涵盖安全生产规范、应急处置流程、设备操作标准及产品质量管控四大模块,考核合格者方可纳入服务队伍。
不仅要上标准岗,还要干标准活。当生产技术部通过进度监控系统,判定加工环节存在当日或阶段性产能缺口,且现有固定岗位人员通过加班仍无法弥补时,可向应急组管理部门提交调用申请,经审批后实施跨工序人力支援。
通过前置性培训储备多技能人力池、建立应急响应快速通道,该方案实现了从“人员固定”到“资源流动”的转型,确保生产系统在订单波动下仍能维持高效运转,最终达成市场交付承诺。
金秋的奋斗画卷在方大新材徐徐铺展,这个四季度,方大新材将以“满格状态”迎难而上,用标准化流程筑牢安全防线,以动态调配激活人力潜能,聚攻坚之姿,向市场交出一份稳产保供的硬核答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