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要闻

从资产“盘活”到全员“创效”——梁宝寺公司降本增效省出真金白银

作者: 孔林林  杨栋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23日

鲁西矿业梁宝寺公司精准锁定物资管理这一关键,直击管理痛点,创新打出“控成本、提效率、强管理”的物资管理“组合拳”,从物资管理上抠出“真金白银”。

计划审核严把关,筑牢成本“防护网”

“仓库现有存量充足,为何重复申报?”“非紧急需求能否暂缓采购?”每月初,公司都会召开跨部门联合审查会,针对材料计划清单的“灵魂拷问”已成常态。分管领导依托实时更新的仓储数据,对计划清单逐一“过筛”,采取“一提四看”审核模式——提需求、看库存、看时效、看预算、看必要性,对超额、重复、非紧急计划“零容忍”,坚决核减“无效支出”。今年以来,通过源头节流举措,将成本控制前置到计划环节,该公司累计核减材料计划申报金额达千万元,从根本上堵住了资源浪费的漏洞。

全流程闭环管理,物资流转“全程可溯”

“现在到货验收像‘过堂’,每一步都卡着标准来,谁也不敢打折扣!”参与物资验收的职工许海涛直言。该公司创新推行“三方联合验收”机制,每批物资到货后,库管员、需求单位代表、采购人员组成验收小组,共同完成开箱点数、质量核验、型号核对等流程,确保物资“零差错”入库。

物资出库后,管理同样不缺位。使用单位需建立清晰的物资使用台账,重要配件还需经营管理部人员现场复核确认,真正实现“物资流到哪,管理跟到哪”,全流程闭环管理让每一件物资的流转都“有据可查、有责可追”,杜绝了流转环节的疏漏与浪费。

井下稽查“动真格”,啃下管理“硬骨头”

井下材料管理向来是一大难题。自今年5月起,该公司打破“常规检查”模式,由领导班子带队,采取“不定期、不定路线”的突击稽查方式,深入井下现场找问题、促整改,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专盯材料乱堆、过期未清、回收不规范等“死角”。

一次稽查中,检查组在掘进工作面发现一批可复用旧道木被随意丢弃,当即现场下达整改通知,安排专人跟踪督办,直至问题“清零”。此举让井下现场管理焕然一新,物资浪费现象大幅减少,曾经的“管理痛点”逐步蜕变为“规范亮点”。

积压物资“变现”,沉睡资产焕生机

面对仓库中积压的各类物资,该公司成立专项处置小组,制定“清单化管理、时限化推进”方案。工作人员耗时一个多月,完成全量积压物资“地毯式”清理登记,建立了包含物资名称、规格、数量、价值、责任部门的明细档案,为每类物资明确处置路径与完成时限,通过“每日更新进度、每周例会通报”的“挂图作战”机制,成功让积压物资被重新“激活”,摇身变为实实在在的“流动效益”。

深化修旧成自觉,小节约汇聚大效益

“这个零件修修还能用,性能不比新的差,还能省不少钱!”在机修车间,“节约经”已成全员共识。他们通过系统排查,梳理出4万余件可回收复用物资,同步建立“回收-检测-修复-复用”的全流程管理机制,让每一件可复用物资“物尽其用”,让“能用不领新、能修不舍弃”的节约理念,从车间一线延伸到各区队班组,融入职工日常工作,凝聚成企业降本增效的“内生动力”。

从源头“节流”到流程“提效”,从资产“盘活”到全员“创效”,梁宝寺公司的物资管理“组合拳”,不仅为企业省下了真金白银,更推动了管理水平实现全方位跃升。这套“实招硬招”管理举措,既破解了物资管理的痛点难点,更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激活了全新发展动能。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