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枣矿集团,一座座矿井不仅是能源生产的阵地,更成为滋养职工精神、弘扬文明风尚的家园。近年来,枣矿集团聚焦爱岗、爱家、爱枣矿主题,将精神文明建设融入企业治理血脉,以文化人、以德润心,绘就了一幅职工幸福、矿区和谐、企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图景。
榜样引领:点亮文明灯塔
在蒋庄煤矿,道德模范的故事如春风化雨,浸润人心。普通职工张杰连续8年资助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2名贫困家庭学生;教培主任胡振国奋不顾身、勇救溺水儿童;劳模创新工作室李勇用毫米微差织固矿工生命线……这些来自基层的榜样,通过“德耀蒋庄”“四德讲堂”“故事会”等平台被广泛传颂。枣矿集团党委积极营造“好人”大环境,通过典型选树、活动浸润、阵地赋能,让“身边人讲身边事”成为常态。近年来,先后涌现出全国煤炭系统“新时代最美矿工”韩套轮、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曹亮等百余名先模人物,形成了“学榜样、争先进”的浓厚氛围。
文化浸润:厚植精神沃土
枣矿集团深挖147年历史积淀,打造“文化教育矩阵”。“向兴而行”枣矿集团展馆、中兴文化博物馆、枣庄工运纪念馆、国家矿山公园等文化阵地,串联起企业从实业报国到新时代转型的奋进脉络。精心制作的文献纪录片《百年枣矿红色印记》,编印的《枣矿集团党史大事记》《特别能战斗-枣矿故事》《中兴文史资料汇编》等,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同时,以“基·实”文化为纽带,开展“和美家庭”“最美职工”“中兴工匠”评选,将传统文化“进基层、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常态化。柴里煤矿“新时代文明活动中心”成为职工思想交流的阵地,田陈煤矿“三讲三进”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付煤公司创新开设“干部论坛”“青年夜校”“劳模讲堂”,让文明新风融入日常。
民生为本:筑牢幸福根基
职工满意是衡量工作的标尺。枣矿集团积极构建生活、医疗、教育“三位一体”的全方位帮扶体系,通过困难帮扶、大病救助、金秋助学等机制,让“民生清单”变成了“幸福账单”。针对职工需求,精准施策,新建新能源充电桩解决充电难题,优化通勤班车路线,整修停车场及周边道路,使职工上下班更加便捷。升级“两堂一舍”环境,职工免费健康查体,一对一健康咨询。实施“美亮绿”工程,打造“花园式”矿井。连续7年开展“培玉奖学”工程,惠及3536名职工子女,让“大家庭”的温暖直抵人心。
志愿同行:传递文明力量
“一、二、三,起!”七五煤业洗煤厂传来阵阵号子声。30名“爱·枣矿”青年志愿者正将一车车黑泥从排水沟中转运至指定堆放点。正值雨季防汛关键期,枣矿集团各单位的青年志愿者组成突击队,手持铁锹、撬棍,深入井下巷道、地面厂区,开展水沟清挖专项行动。他们用沾满煤泥的双手疏通排水“生命线”,以实际行动筑牢矿井安全防线。
“爱·枣矿”志愿者已成为文明符号。田陈煤矿“暖心田”志愿服务队开展关爱职工家庭、反探亲、青年婚恋交友等多层次、多元化、接地气的志愿服务活动。安顺公司“牵手”志愿服务队连续14年开展“牵手社区”“牵手环保”“牵手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枣矿青年志愿者还走进贫困山区,为留守儿童捐赠学习物资,陪孤寡老人拉家常,与地方政府联手“植绿”美丽家园,“学雷锋”做好事,让法律援助“进万家”,用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如今,枣矿集团的文明之花已绽放于百里矿区。从榜样引领到文化浸润,从民生保障到志愿同行,枣矿人正以文明为帆,向着“建设清洁能源供应商和世界一流能源企业”的目标破浪前行。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