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液控修复中心内,一套套阀组正经历着拆解、清理、打磨、维修、组装和调试的全过程——这个面积不足40平方米的“小车间”,一年却能节省300多万元维修资金。
在枣矿集团田陈煤矿,类似这样的精益管理场景随处可见。面对煤炭市场波动与复杂地质条件,该矿将“六精六提”融合管理作为提升运营质效的重要抓手,从成本管控、电力优化到修旧利废,全面激发内生动力。
今年以来,田陈煤矿围绕“降成本、提效益、提效率”目标,在多个核心领域精耕细作,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使精益理念深度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
精准施策降成本
成本管控织密网 修旧利废增效益
田陈煤矿将成本管控细化为一场全员参与的精密战役。一方面,规范三、四级市场运作,创新设计并统一下发《单位成本全面预算分解表》,为区队、班组开展指标分解与考核提供精细依据,有效织密了成本管控网络。此外,压紧压实管理责任链,大幅提升区队“三大员”及主要管理人员在成本节约上的考核权重,实施全过程动态督导。
在材料管控方面,该矿创新推行“一算三减两杜绝”工作法,严控物资计划源头,从需求端挤压冗余空间。构建“全生命周期”回收体系,设立井口“淘宝箱”回收站、班组“节约包”工具袋等载体,深化修旧利废,显著降低了新材料投入。
精打细算控能耗
智慧用电挖潜力 分时调控见实效
面对用电大户的痛点,田陈煤矿主动出击,通过多维度专项诊断精准锁定节电空间,科学制定并强力推行“16项硬节电措施”。其中,《“峰谷平”分时段用电管理实施意见》成为关键抓手,实现了用电时段的“精打细算”。
更令人瞩目的是,该矿敏锐抓住电网时段电价调整窗口,多次主动优化生产组织,成功实现削峰填谷。这一举措使得结算电费同比显著降低,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节电成绩单。
精耕细作育动能
技术攻关破难题 全员创效激活力
在田陈煤矿,自主改善与技术创新已成为降本增效的重要引擎。受井下条件影响,该矿电液控液压系统配件损耗严重,长期依赖外部维修。
为扭转这一局面,他们组建自己的专业维修队伍,攻克电液控维修技术难题,成立了电液控修复中心。“只有实现维修原装化,才算真正的专业化。”为确保维修质量满足安全生产要求,他们选派技术骨干赴厂家进行驻厂培训,并采用“干中学、学中干”的模式,重点突破整机组装、维修工艺及核心零部件修理等关键技术环节。该矿还坚持“问计于民”,组织开展了“金点子”征集活动,收集了大量降本措施,提升了全员降本主动性。
通过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将融合管理工作纳入专业、单位绩效考核体系,构建多层次绩效考核体系,充分调动了全层级的工作积极性。
田陈煤矿通过深化“六精六提”融合管理,成功将精益理念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电液控修复中心的故事仅是田陈煤矿精益管理的一个缩影。在这里,每个岗位都是“利润源”,每位职工都是“经营者”,共同奏响了矿井高质量发展的新乐章。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