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要闻

高庄煤业:“三链”组合拳打通人才培养“任督二脉”

作者: 孙超楠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15日

“大国工匠”赵伟传技、“煤炭行业技能大师”苑方带徒、“山东能源集团首席技师”鹿翔攻关……

在高庄煤业,这支“师资天团”的活跃身影,正是深耕人才培养、助推智能化转型的生动缩影。面对智能化升级需求,该公司以“育、练、用”为核心,打出“理论筑基、实战提能、精准用才”“三链”组合拳,打通人才成长“任督二脉”,为高质量发展锻造骨干力量。

精耕“培育链”

高庄煤业从梯队建设、精准培育、平台支撑入手,铺设从“新手”到“专家”的成长通道。创新构建“新工—骨干—专家”三级成长链路,配套“理论培训、实操演练、项目攻坚、轮岗交流”四维培养矩阵,推动“人才+项目”深度融合,让人才在多场景历练中进阶。

(线下实操大讲堂)

针对新入职大学生,定制8项核心培养项目,实施“一把手”教学工程,课程覆盖高压供电、通风排水等全领域,从PLC控制原理到故障应急处置全方位授课;同步建立“理论测试+实操模拟+项目答辩”刚性考核机制,严守“技术不过硬不上岗”铁规,确保管技人员快速成长为技术尖兵。

聚焦智能化装备运维痛点,启动智能装备工程师“尖兵计划”:选拔资深工程师以“项目制带徒”开展“一对一”培育,围绕设备智能运维、故障预判等前沿课题攻关;建立“年度两次师徒考评”机制,通过“教、学、考”闭环倒逼教学相长。同时,搭建智能化科技实验室,配备液压气动PLC实验台、高级电工实训装置等设备,帮助技术人员补全“实操短板”,储备“懂技术、会操作”的一线人才。 

锻造“实战链”

“光有理论不够,实战才出真章。”高庄煤业以场景化模式,让技能提升落地见效。推行“导师带徒”制度,131名学员与61名技术大师结对,在设备维修现场手把手教学,徒弟在实操中消化理论,师傅在带教中梳理经验,形成“教学相长”良性循环。 

(众创联盟名师讲堂)

“我们开设了‘开课啦’大讲堂,这里既是新职工学基础的‘启蒙班’,也是老职工钻研前沿技术、智能装备运维的‘提升课’。”该公司机电管理部党支部书记倪士柱说。

他们创新“以干代练”模式,在副井恒减速液压站更换工程中,特邀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开展8课时专项授课,在设备更换前、加工装配过程中、验收时三个环节组织现场研学,形成“设备升级一次,系统学习三轮”闭环,达成“工程完工即技能升级”的双赢。

激活“价值链”

“培养人才,关键要用到实处。”高庄煤业打破岗位固化思维,让人才各展所长。构建“管理、技术、党务、技能”四条并行成长通道,推出青年“蹲苗计划”大学生“双培双带”等项目,避免“潜力股”被埋没。

(智能装备工程师晋级考核)

针对智能装备工程师,完善“四期六档”考核晋升机制,通过“个人答辩+民主测评”实现“能上能下”,激发队伍活力。建立双向“选择+考核”人岗适配机制,遵循“能力匹配+尊重意愿”原则:擅长理论的技术人员去研发岗攻关智能化技术,精通实操的职工去运维岗保障生产,真正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从体系化培育到场景化锤炼,再到精准化任用,高庄煤业的“三链”组合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智能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未来,随着“接班人计划”“关键岗位储备”等举措的持续深化,高庄煤业将继续筑强人才“蓄水池”,做好人才培养的“助推器”和人才发展的“压舱石”。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