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新版《煤矿安全规程》,鲁西矿业梁宝寺公司紧紧围绕“办矿先治灾、抓大不放小”安全理念,以“学好新规程、织密安全网”为主线,通过“学、查、改”闭环管理模式,全面提升矿井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逐条逐项“学”,筑牢思想“防护墙”
新版规程发布后,梁宝寺公司迅速行动,将学习宣贯纳入安全生产重点任务,成立专项学习领导小组,系统规划五大学习方向、九个专项任务,构建“分层分类、全员覆盖”的学习机制。
聚焦智能化开采、瓦斯治理、冲击地压防治等新增内容,公司班子成员开展专题研讨,深入领会条款修订背后的安全逻辑;专业部室对照新规,逐一梳理现有制度与生产实际的差距;一线班组则创新推行“班前微课堂+井下实操演示”模式,利用班前会进行每日一学,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现场进行实物教学。
“主要运输巷道中使用的带式输送机,必须装设输送带张紧力下降和张紧行程限位保护装置,新规程里关于平巷和倾斜井巷运输的要求更具体了。”在十一采区运输巷带式输送机旁,机电管理部部长范景坤指着输送带张紧装置讲解。为增强学习实效,该公司还创新推出“规程学习二维码”,将井下各作业面对应的规程条款、风险点提示等内容制成电子图书,职工通过手机扫码即可随时查阅,实现“随时随地学规程、懂规程”。
对标对表“查”,揪出隐患“绊脚石”
在深学悟透的基础上,该公司安全监察部牵头,联合技术、机电、通风、地测等8个专业部室,组建4个专项自查小组,开展全系统、全覆盖的安全对标自查行动,重点对照新规程新增的56条要求、修改的300余条内容,逐项梳理现行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与新规的差距。
自查采取“井上资料核查+井下现场验证”双线联动模式:井上重点核查制度文件、台账记录,井下则聚焦冲击地压防治、“一通三防”、顶板管理、机电运输等关键领域,通过“岗位排查+设备检测+流程验证”方式对标找差。
截至目前,该矿已完成井下2个采煤工作面、7个掘进工作面、36个关键岗位的对标检查,累计排查出各类与新规程不符事项75条,并建立了《整改任务清单》,明确整改责任部门、完成时限与验收标准,纳入“排查—整改—验收—复查”闭环管理流程。
即知即行“改”,织密安全“防护网”
针对现行制度的完善修订,该公司坚持“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原则,制定“一问题一方案”整改提升措施。对通风系统优化、设备参数调整等技术性问题,邀请上级主管部门专家现场指导,确保整改效果符合新规程标准;对员工操作不规范等习惯性违章问题,开展“案例警示教育+实操培训”专项行动,通过模拟事故场景、现场纠错等方式强化规范意识。
为巩固整改成效,他们还建立“回头看”机制,由安全监察部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对整改不力、敷衍塞责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责。同时,将新规程要求融入日常安全考核体系,加大对违规操作的处罚力度,推动“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
“新版规程既是‘紧箍咒’,更是‘护身符’。”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刘勇表示,“通过系统学、深入查、彻底改,我们把安全责任压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真正织密扎牢安全生产防护网。”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