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要闻

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杨秀峰:高技能人才的“托举者”

作者: 郭浩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8日

日前,鲁西矿业地测部业务主办杨秀峰凭借精湛技艺和在高技能人才培养领域的卓越贡献,荣获2025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炭行业技能大师”称号。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是对他扎根矿山、苦练技艺的褒奖,更是对“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人梯精神的最高礼赞。

(荣获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称号)

纤毫不差,矿山测量“带头人”

测量是矿山的“眼睛”,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数据采集零马虎、数据核验双保险、数据交付全追溯”是师父传授他的箴言。经历过懵懂、教训与大彻大悟的杨秀峰,将这些箴言悉心传授给徒弟们。近年来,他主持设计、审定的超6000米大型贯通测量工程十余项,全部实现精准贯通;他将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成功应用到矿山开采沉降监测、井架沉降监测,开创了该技术在矿山测量领域的先河,成果荣获山东煤炭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科技创新领域,杨秀峰同样硕果累累: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篇,出版著作1部,获得专利授权3项、软件著作权3项,承担山东能源集团重大科技项目2项。

(研究井下超长距离贯通设计方案)

攻坚克难,井筒安全“守护者”

井筒是矿山的“咽喉”。2017年,巨野煤田郭屯煤矿立井井筒表土层段发生严重偏斜,矿井面临“咽喉”被卡的重大风险。根据工作需要,杨秀峰交流到郭屯煤矿地测科,全身投入井筒治理与评估工作。作为主要参与人,他联合科研院所组建科研团队,研究冻结法凿井和矿山生产过程中地下水运移规律以及地层固结沉降和移动特征;探索浆液在松散层含水、风化带的加固机理及扩散规律;研发适宜的注浆材料、工艺、控制方法和井筒安全监测技术,构建注浆加固效果综合评价体系并组织现场试验与实施。他在郭屯煤矿立井治理工作中完成的《基于熵权法和模糊物元分析法的立井井筒稳定性评价模型》荣获山东科技大学2020年优秀硕士毕业论文。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次次井筒抢险修复、不同技术路线治理实践,让杨秀峰逐步凝练出一套从工广移动规律、井架不均匀沉降监测到井筒偏斜测量的多维技术管理体系,有效支撑井筒安全风险评估与修复治理。他牵头编制的鲁西矿业《井筒安全管理规定》(2023年),已成为矿井井筒安全管理的重要遵循。

(研究三维激光扫描仪在井筒偏斜测量中的应用)

甘为人梯,高技能人才“托举者”

高技能人才是矿山发展的“核心支撑”。鲁西矿业成立后,地测部创新建立以矿山测量工技能竞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每年举办矿山测量工技能竞赛,变“相马”为“赛马”,培养出一大批高技能矿山测量人才,在行业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杨秀峰先后率队征战2023年“瑞得杯”、第十五届“华阳杯”、第十六届“扎煤杯”全国煤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矿山测量工比赛,斩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14项、二等奖2项的骄人战绩。他本人两度获评全国煤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优秀裁判员”,一次获评“优秀工作者”。他担任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技术专家编写的《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指南》(2024),已成为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唯一指导教材。

在杨秀峰的引领下,鲁西矿业矿山测量技能团队已成为高技能人才的“摇篮”:团队培养出“煤炭行业技能大师”3人、“煤炭行业技术能手”8人、山东省新时代岗位建工劳动竞赛标兵2人、烟台市建功标兵、菏泽市青年岗位能手、山东能源集团“劳动模范”“先进个人”“青年五四奖章”“岗位建工劳动竞赛标兵”“了不起的山能人”8人、鲁西矿业“劳动模范”“首席技师”“先进个人”“青年建功奖章”6人、矿级“劳动模范”“先进个人”4人……

“赛场上我未曾摘得一枚奖牌,但看着队员们一次次站上领奖台,那灿烂的笑容就是我奋斗不止的动力,他们的成长就是我的底气!”他深情地说。

(职业技能竞赛获奖现场)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杨秀峰立志在技能人才培养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以奋力托举的姿态,擦亮鲁西矿业名片,践行不变的匠人初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