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要闻

五举煤业:执“降本”之笔 绘“增效”画卷

  刘民伟 马赵平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8日

是什么让一家煤矿开始“锱铢必较”,甚至对一颗旧螺丝也视若珍宝?答案就藏在西北矿业五举煤业的这场全员“降本增效”行动中。

开源节流一分一厘,降本增效一点一滴。西北矿业五举煤业创新管理模式,以“成本管控精细化、修旧利废全员化、理念渗透经常化”为抓手,不断深挖增效潜力,多措并举收紧“钱袋子”,多点发力控住“成本关”,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降本增效落实、落细、落地。

理念渗透经常化  向习惯要效益

走进五举煤业,广播正在播放“降本增效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我们每个人躬身入局、真抓实干的具体行动……”等降本增效理念和倡议。

五举煤业区队开展降本增效专题讨论会

该公司坚持经常化、多维度、多层级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矿区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电子大屏、矿区广播等载体,广泛宣传《五举煤业2025年降本增效方案》核心思想的同时,组织职能部室定期进区队、班组、岗位开展专题宣讲和案例教学,帮助职工算清“成本账”“效益账”。

为进一步统一降本思想、凝聚增效共识,该公司组织干部职工围绕“如何在岗位上实现降本节支”“降本增效这么干”展开大讨论,引导广大职工牢固树立“省下的是工资,浪费的是效益”的节约理念。

各部室、区队利用科务会、班前会、一三五学习等契机,常态化组织职工交流降本增效“小妙招”“金点子”,分享岗位实践中积累的降本经验与维修技巧,使“点滴节约、人人可为”的理念在潜移默化中融入日常工作习惯。

成本管控精细化  向管理要效益

近日,在五举煤业经济运行分析会上,经营管理部部长程保龙就材料费、电费、设备维修费等大额项目怎么管控、怎么考核,为部室和区队负责人算细账、算明白账。

五举煤业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

该公司出台《全面预算管理办法》,遵循“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原则,构建起“上下结合、分级管控、逐级落实”的三级综合预算管控模式。他们成立成本管控专项小组,对生产成本进行科学测算,将材料费、设备租赁费、能耗、人工等成本指标分解至各区队、班组乃至个人,明确责任人与考核标准,形成“人人肩上有指标、个个头上有责任”的成本管控格局。

为确保每一笔支出都精准投向生产经营关键环节,他们严格执行成本审批制度,所有采购申请均需经过“使用部门初核—分管领导复核—财务审核—总经理审批”四级审核,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每月组织各部门(区队)负责人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系统性地梳理业务流程中的瓶颈,精准识别各类浪费点,通过集思广益、明确责任、设定节点的方式,打破部门壁垒,保证各项经营策略落地生根。

修旧利废全员化  向节约要效益

钱从哪里省?效从何处增?据悉,该公司通过修旧利废和二次加工的管路挂钩、滚轮罐耳、矿车轮对、Φ108管路、风镐钎子等物料75项,减少新材料投入13.81万元。

五举煤业对废旧物料“二次”加工

该公司将修旧利废作为降本增效的重要突破口,重点针对废旧设备、淘汰零部件进行诊断、修复和改造,通过拆解、重组、测试,实现废旧物料的“二次上岗”。他们还设置废旧物料回收点,鼓励职工主动收集升井废旧材料、螺丝、小零件等,由专人登记并进行分类处理,对提出合理化建议、成功修复设备、实现材料复用的职工及时给予奖励。

能修理不加工、能加工不领取、能自制不外委,是该公司一直坚持的理念。他们强化物资回收、加工、修复环节管控,明确标准、责任到人、严格把关,出现维修质量问题追根溯源,最大限度挖掘物资循环利用潜能,真正实现“人人都是创新点、岗位都是效益源”的理念。

五举煤业积极应对市场挑战,精准把控各个环节,紧固责任链条,将“省下的是工资,浪费的是效益”从口号转化为行动,使之成为职工拿起工具就算成本、干工作就讲节约的本能反应,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奋力书写提质增效、稳健发展的新篇章。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