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要闻

邵寨煤业:思路一变 进账百万

作者: 刘玉兰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3日

8月31日,西北矿业邵寨煤业仓库管理员段炳华向笔者展示了他们新打造的设备库,令人眼前一亮。据他介绍,这座设备库由他们自主建造,比起外委施工来节约费用200余万元。

今年以来,西北矿业邵寨煤业锚定年度指标任务,聚焦自主施工、合同谈判、用电管理三大重点,以创新思维精准落实山东能源集团降本增效 “八项硬措施”,不仅拓宽了降本增效的深度和广度,更为企业带来了大的实惠。他们用思维破局证明:省数百万的秘诀,就藏在那些被忽视的“常识裂缝”里……

设备仓库“自力更生”

段炳华告诉笔者,邵寨煤业这个设备仓库,如果外委施工,不仅建设时间长,而且仅设计费、施工费和新货架采购就需要300万元,建设成本远超预算。

省下的就是自己的。该公司坚持践行“能自干不外委”理念,从综合业务中心机厂抽调6名有焊接、安装经验的职工组成“施工小组”,全权负责设备库建设。仅用时3个月,一座新的设备仓库就矗立在矿区。

为确保仓库功能得到充分利用,他们因地制宜,新增有效面积1200平方米,让备品备件管理实现“一目了然、随用随取”。

“我们将全矿设备统一管理,统一调剂,最大限度‘吃干榨净’设备的使用价值,让设备‘转’起来。”据该公司设备管理中心主任周斐介绍,为实现设备的精细化管理,该公司以新建设备库为载体,对设备管理进行了优化升级,在实施分类存储、挂牌管理的基础上,制作纸质台账和电子表格,详细记录每件备品备件的名称、用途、入库时间等,实行严格的出入库管理制度,按照领料单规范发放,回收的材料分类入库,确保随时跟踪和掌握备品备件库存数量,盘活了存量资产,减少了闲置浪费。

合同谈判 “分毫必争”

“源头降本”的大头在哪里?邵寨煤业用一项关键举措告诉你——从合作源头斩断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最终实现大幅降本,为企业省下真金白银。

该公司秉持“省一块钱比赚一块钱容易”的理念,建立专属议价谈判机制,在保证服务与材料质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挤压供应商价格极限。目前,他们通过与委托服务单位多轮合同谈判,服务费用整体压减15%以上,其中矿井水托管运营费、节能评估报告编制费、水平衡报告编制费等重点项目合计压减115万元。

“每一分钱的节省,都源于合同谈判中的分毫必争。”为让合同谈判成为降本“利器”,该公司搭建系统化议价机制,成立联合谈判小组,明确“事前调研、事中博弈、事后复盘”流程,确保每一次谈判都能够达到最佳成效。

在矿井水托管运营合同谈判中,这场“价格拉锯战”尤为激烈。首轮谈判时,供应商代表直接抛出“考虑到成本压力,年度运营费仅能下调3%”“当前企业利润较去年已大幅下滑”等问题,该公司基建环保办主任牛伟昌当即指着手中的调研表回应:“我们希望服务企业能够与我们共担风雨,双方实现长期合作共赢。”最终,经过三轮艰难谈判,双方在合同中敲定15%的费用压减比例,让“省下来的都是利润”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常态。

每一度电精打细算

8 月 29 日,该公司机电管理部供电管理员李江龙拿着避峰填谷分析表逐项进行计算:自实行分时电价政策后,通过对接国网供电公司、售电公司等,电价从2024年的平均0.45元/度降至今年7月份的0.39元/度,单这一项就节省 36 万元。

为让每一度电都用在“低价时段”,该公司启动用电调度优化措施,结合电网峰谷电价政策,制定《关于避峰填谷节电管理规定》,对于可调整运行时间的主井提升机、主运输皮带、综掘机等高耗能设备,优先安排在低谷时段作业。同时,他们应用SVG无功自动补偿系统,根据矿井生产负荷变化情况自动投退,确保功率因数稳定在0.92-0.99之间。

此外,该公司还细化地面电费管控举措,根据生产情况下发各单位用电考核指标,每周开展一次用电检查,重点整治无人开空调、长明灯、下班后电脑不关机等现象,严控电量单耗,倒逼节电要求落到实处。

据统计,通过错峰调度,该公司高峰时段用电量较去年同期下降5.2%,低谷时段用电量占比提升至8.15%,地面用电浪费现象减少6.95%,1-8月共节约电费79万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