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要闻

唐口煤业:优化“最初一公里”  守牢安全“第一关”

作者: 侯化成  郭洪富  王玉彪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3日

在矿井安全生产体系中,班前会是安全管理的“最初一公里”,其质量直接影响后续安全生产。鲁西矿业唐口煤业创新推行班前问答、超前研判、人员摸排“三位一体”班前会模式,切实提升班前会实效,推动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班前问答强理论

“李小,电机车在哪些情况下要减速慢行?”“电机车接近巷道交叉口、道岔、弯道、正在施工地段,以及照明不足、视野不良区域时必须减速慢行,确保安全。”在运输工区早班班前会上,值班区长王涛点名提问,电机车司机李小随即作出准确回答。

将3分钟安全知识问答纳入班前会,已成为该公司各单位的“常规动作”。他们围绕新版《煤矿安全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应急处置方法等内容,结合岗位实际,每班随机提问2至3名职工安全理论知识,通过动态随机提问,提高干部职工学习安全知识的积极、主动性和紧迫感。同时开展应急处置示范教学、3分钟业务技能授课等活动,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理论基础。

“通过常态化开展班前安全问答活动,既提升了职工安全理论水平,也营造出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下一步,我们还将组织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等活动,持续提升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该公司安全副总工程师朱礼建说。 

超前研判除隐患

“巷修地段轨道落底后,部分水泥轨枕出现损伤,影响车辆通行,易出现矿车掉道风险,要立即进行更换。”近日,巷修工区职工张坤在井下现场向值班副区长邱丹鹏提出风险隐患整改建议。

唐口煤业秉持“预想+预控”的理念,将超前研判和处理隐患作为班前会“必修课”。各班组在布置任务前,结合现场环境和设备状态,超前研判作业现场可能存在风险隐患,并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邱丹鹏收到建议后,迅速协调运输工区对轨枕进行修复更换,及时消除隐患。

无独有偶,该公司掘进一区依靠“预想+预控”工作机制,提前预判巷道拐弯空间狭窄,影响设备运输的问题,及时将轨道外移20厘米,既消除了职工在狭小空间内作业的安全隐患,也保障了正常生产秩序。

“通过超前研判,不仅能及时把安全隐患消灭萌芽状态,还能避免二次返工造成的人工、材料和时间浪费,有力推动公司节本降耗和提质提效。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该机制,切实把风险隐患想在前、避在前,为安全生产提供坚实保障。”该公司副总经理、安全总监齐军朋说。

人员摸排把前关

“老徐,最近按时吃降压药了吗?来,我给你测测血压……”近日,该公司采煤二区值班副区长李庭月,在班前会上对高血压患者身体情况进行摸排。

该公司始终将班前会上开展职工身体酒精测试、血压监测、状态问询等“安全不放心人”排查工作,作为加强安全生产源头管控的重要途径。他们通过落实高血压患者血压日监测、酒后上岗日排查以及每周“安全活动日”教育活动、每月安全生产先进个人评选等举措,严把入井上岗关,确保干部职工以健康的身体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

在此基础上,各基层班组通过实施班组成员互保联保、重点区域盯靠以及加强班中岗位巡查等方式,强化现场安全管理。据了解,今年以来该公司已累计劝阻16人次带病下井,对状态不佳、家有变故等特殊人员,临时调整工作内容40余次。

唐口煤业通过“三位一体”班前会模式,实现了安全管理由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的转变,以标准化、人性化的管理举措,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基石。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