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兴隆庄煤矿深入贯彻落实山东能源集团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暨下半年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干字当头”谋发展,集中精力勒紧抓牢“成本管控、创新创效、精益管理、安全防线”四驾马车缰绳,以“硬作风”决胜“下半场”,把功夫下在见实效上,全力冲刺矿井全年目标任务。
以主人翁姿态践行“成本管控”举措
“要严格控制重点物资消耗,杜绝无效耗用与占用,实现精准使用。以‘六精六提’为抓手,落实好精益成本管控措施,加强精益管理。”
成本如何降?兴隆庄煤矿牢固树立“精打细算、深挖内潜”思想,围绕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加强自我反思,严格落实降本增效“八项硬性措施”,将成本管控责任压实到“点、线、面”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抓好“费用管控要素指标”和“现场管理提效指标”建设,推动生产提效、经营增效。
该矿深入开展“坚定信心‘拔硬寨’锚定目标‘夺全胜’”形势任务教育,组织美好宣传队深入基层开展微宣讲,引导全员从“细处”着手、“实处”发力,将挖潜创效、成本管控作为应对市场、提振效益的核心手段。在成本管控上细化预算编制,加强预算执行分析,严格预算考核,将成本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营效益。
以全新思维点燃“创新创效”引擎
“事争一流、唯旗是夺,每个人都是主角,每条战线都是主战场。”兴隆庄煤矿坚持在安全生产中“压担子”,在智能转型中“搭台子”,在创新创效中“架梯子”。
兴隆庄煤矿坚持以“五全工程”为依托,持续深化“全员创新·岗位增效”成果,围绕矿井重大工程、重要项目和重点工作选题立项,紧盯矿井安全生产经营、节支降耗增效、降低劳动强度、增加安全系数和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开发利用创新实施揭榜挂帅攻关,推动更多技术技能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
该矿定期组织劳模创新工作室质效评价,将各专业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纳入重点工作规划,形成“基层单位主动保障+业务部门精准赋能+工作室积极对接”联动格局。17家劳模创新工作室申报创新成果101项,其中荣获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职工优秀创新成果4项、山东能源集团职工优秀创新成果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同时,大力鼓励“全员微创新”合理化建议征集、“三新十小”成果评选、小改小革和金点子活动,征集创新成果760余项,职工参与率达99%,推动全员创新从“量的积累”向“创造效益”跃升。
以“精益管理”优化提升区队班组建设
“组织开展精益区队班组建设培训,对各单位精益区队建设实行包保指导;协助各单位重新梳理精益班组考核指标,修订完善精益班组建设方案……”
兴隆庄煤矿坚持以精细化、标准化为抓手,将精益理念深度融入管理实践,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境界,持续深化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将安全生产标准化渗透到每一个生产工序和工作环节。严格过程管控,分区域、分专业、分地点绘制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规划“一张图”。聚焦“三齐、四平、两直”,着力打造精品工程示范区。持续创新管理方式,将采掘专业会议开到井下工作面,通过“现场观摩+问题剖析+方案优化”,齐抓共管促进现场标准落地。
该矿强化融合管理推进力度,优化完善融合管理评价机制,将月度考核指标从22项拓展至29项。通过评审确立矿级大项目、区队级课题,编制精益大项目(课题)流程图,对各项目进行包保指导完成岗位级自主改善。指导各区队梳理安全、生产、质量、设备等方面的关键指标,构建“考评标准、考核细则、奖励制度”班组建设三维体系,引导职工从“被动遵章”转向“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自查隐患”。
以严实举措把“安全”贯穿全程
“综采(放)工作面乳化液泵站压力不小于多少MPa?”“物料分类码放整齐,有标志牌,设备、物料放置地点与通风设施距离大于多少米?”在聚力攻坚下半年工作目标的关键时刻,兴隆庄煤矿基层各单位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学习竞赛和安全警示教育,用事故案例教育人、警示人,引导全员学习安全知识、提升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能。
面对下半年大战大考,兴隆庄煤矿严格落实两级公司下半年工作会议部署,以作风“破冰”引领行动“突围”,自上而下树立“严要求、严标准、严警示、严防范、严监督、严考核”的理念,严抓各级责任落实。充分发挥各专业职能作用,科学制定生产接续方案、合理编排生产计划、细化分解安全生产任务,严格抓好“第一道工序”标准。
“跟班人员在安全监督检查中是否存在走马观花?在现场是否严格落实监督职责?”该矿持续加大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力度,构建“1353”双重预防管理模式,严抓“人、机、环、管”全要素风险辨识,强化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梳理安全重点和隐患部位,做到人人有责、人人知责、人人履责,实现风险隐患全流程闭环管控。
该矿加强日常巡查、检查和现场盯守制度落实,提升各专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维度。强化对重点工程、危险作业、薄弱环节、多单位交叉作业班次的跟班管理,做到与职工同上同下,坚持正规循环作业,合理控制现场施工节奏,把“安全”落实到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
兴隆庄煤矿从安全红线到效益底线,从技术创新到一线攻坚,“四驾马车”并驾齐驱,以“协同联动”的合力共克时艰,用“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为圆满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奠定坚实根基。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