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鲁西矿业单县能源机修厂自制加工棚内,一场“旧物重生”行动正在进行。职工们手持专用工具,仔细清洗、分拆着回收的塑料电缆钩子,并按规格型号精准归类。这些曾被视作“废料”的旧件,经过分拣加工,即将重返生产一线。这正是该公司深入践行降本增效“八项硬措施”的缩影。
(节支降耗)
激活创效“源头活水”
单县能源紧扣“两增三降四提升”要求,不断浓厚全员降本增效良好氛围。机修厂职工刘云龙在修复皮带滚筒时深有感触:“过去总觉得降本增效是‘上面’的事,现在明白了,省下的每一分材料,都关联着自己的‘钱袋子’。”这种“要我节约”到“我要节约”的转变,成为全员主动创效的真实写照。仅7月份,机修厂通过修复滚筒皮带机、风水管路、凹槽纵梁等各类物料232件,创效近30万元。
(废固“重生”)
机制保障“指尖效益”
为长效推动创新创效、节支降耗,该公司以精益管理为抓手向班组延伸、向岗位拓展,拧紧责任链条,严控材料费、电费等成本费用。每日早会通报设备、系统运行和电量控制情况,用直观的数字让职工切身感受“指尖上的效益”,有力推动了职工从“领工资”向“挣工资”的观念转变,极大激发了全员参与的积极性。
(精益管控)
拓展创效“实干路径”
从自制加工棚、回收场地到专业存放库,单县能源构建起“废品维修-规范入库-精准调配”的全流程管理体系。拣选人员对回收旧料进行细致挑拣、专业检测和彻底清理,再按型号、类别、长度分门别类存储。不同规格物料在专属区域码放整齐,实现了上井物资从“废料”到“资源”的价值蝶变,让每一件废旧物料都释放最大潜能。
如今,单县能源通过深化“算账”文化,聚焦生产经营核心,在“降本”上施良策,在“增效”上出实招,在“提质”上求实效。不仅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更深度激发了职工的降本创效活力,走出了一条变“废”为“宝”的新路径,为企业度危求进、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