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铺设必须要横平竖直,转角部位要做好防护。"8月3日,西北矿业天竣公司安全监察部联合工程技术部等相关部室组成专项检查组,对"两川"项目地面作业场所开展安全大检查,并提出整改意见。
下半年以来,天竣公司牢牢把握“度危求进、内涵提质”工作要求,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主线,坚决打好隐患排查整治、重大灾害治理、高危作业整治、教育培训提升“四个攻坚仗”,推动安全管理水平再升级。
筑牢“安全宣教”基础 拧紧思想“总开关”
“根据2025年新版《煤矿安全规程》明确规定,新建矿井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当进行冲击地压评估工作……”天竣公司宣讲员周惠正在为职工深入解读新规要点。
为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天竣公司建立“常态化+专题化”学习机制,系统开展安全警示教育、“135”专题学习等基础培训,组织全员观看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片3场次,开展安全知识应知应会达标测试1场次,合格率达98%;学习2025年新版《煤矿安全规程》8场次,覆盖干部职工84余人次,实现关键岗位全覆盖。
“我们坚持对标一流、取长补短,组织专业团队赴先进单位深度交流,重点学习安全管理体系创新、制度优化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目前已形成2项可复制推广的优化方案。”天竣公司安全监察部部长李国远向笔者介绍。
夯实“应急演练”核心 锻造应急“先锋队”
“环固公路改迁施工现场上游河道水量持续增大,请施工人员立即撤离!”天竣公司安全监察部郭圆通过实时监控系统发现险情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程序,这是该公司智能化防汛体系发挥实效的生动例证。
该公司秉持“预防为主、防救结合”的防控理念,构建起多维度、立体化的汛期安全防御体系。通过系统化开展重点环节巡查、标准化管理应急装备物资、精准化监测涌水量及雨量数据,实现安全风险的前瞻性预判与防控。7月份,累计开展汛期巡查48人次,发布气象灾害预警19次,组织暴雨红色预警实战演练1次、应急通信专项演练3次,确保应急指令10秒内精准触达各作业单元。
此外,该公司打造“人防+技防”双重保障机制。技术防控层面,在河道上游关键节点加装2套高清智能监控设备,与雨量监测系统形成联动预警网络,实现水位变化的实时动态监测与智能预警。人员防控层面,严格执行“2小时巡查+24小时值守”制度,依托视频监控系统对边坡等重点区域实施可视化巡检,并建立标准化巡查台账,确保风险管控闭环管理。截至目前,累计触发精准预警19次,预警准确率达100%。
抓实“隐患排查”关键 织密安全“防护网”
墨菲定律指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只要存在安全隐患,不管这个安全隐患有多小,事故总会发生,差别只是早晚、大小、轻重而已。这一定律告诉我们,安全没有侥幸,必须抓在日常。
基于这一认识,天竣公司创新采用“每日派驻+联合检查”模式,通过定点摄影、问题通报、整改闭环等举措,对环固公路改迁、供排水管线等重点工程实施全过程管控。在工程开工前,组织召开专项风险隐患排查会议,形成涵盖77项风险的管控清单,并逐项制定针对性措施。针对开工前检查发现的47条问题,实行“专人盯靠、限时销号”机制,确保隐患整改到位。同时,严格执行开工安全验收程序,由职能部门联合监理单位开展现场核查,切实守好施工安全“第一道关口”。
不仅如此,他们立足年度工程计划,提前召开下半年风险辨识会议,系统辨识重大、较大、一般及低风险20余项,逐级明确管控责任和措施,推动安全管理由“被动应对”向“主动防范”转变。
“安全工作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时。我们将以责任落实为根本,以隐患治理为抓手,以安全培训为基础,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天竣公司安全总监司洪福表示。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