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要闻

兴隆庄煤矿:劳模创新工作室复盘、聚力、再出发!

作者: 李振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4日

“在井下采煤工作面,我们进行了前机尾伸缩护栏装置改进与应用,有效对煤壁与前部运输机之间的空间封闭,避免人员误入。该装置不但便于日常维护,而且减少人工成本50%以上,每月节省5000余元。”

“我们工作室建立‘金点子银行’反馈机制,在区队会议室设置意见箱并定期组织专题研讨会,经评估后转化为攻关课题;在培训学习方面,持续深化‘师带徒’活动,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帮助职工将想法变为现实,普及创新成果。”

近日,在兴隆庄煤矿召开的“匠心耀煤海 创新致未来”劳模创新工作室质效评价会上,17家劳模创新工作室围绕“课题立项、技术攻关、导师带徒、转化应用”等方面从不同角度分别总结2025年上半年工作室的新成果、新亮点、新成效,深入分析工作室面临的具体问题。该矿通过全面复盘、统一思想,强化举措,激励各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凝心聚力、发挥优势,向着2025年各项任务目标再出发。

“大家要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在高效推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的思想认识上再深化,在创新活力上再加强,在成果转化上再用力,发挥好领衔人火车头作用,不断增强推进工作室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劳模创新工作室必须坚持把生产一线作为‘主阵地’,把疏通堵点、打通痛点、解决难点作为主攻方向,发挥全矿一盘棋的集群效应和协同联动作用,跨专业发挥各领域优势,更好地服务矿井安全生产。”

兴隆庄煤矿考核评价和技术指导委员会成员仔细听取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工作思路,总结回顾在服务矿井安全生产、推动技术革新、培育工匠人才等方面的实践成果,围绕“工作室如何进一步深钻细研、精益求精?专业能力如何向深处转化?”进行探讨交流。共同思考新形势下矿井创新制度共建、创新难题共治、创新技术共享、创新技术共用、创新成果共推等问题,凝聚以推进劳模创新工作室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矿井发展硬实力的思想共识。

兴隆庄煤矿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坚持高境界定位,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运作,明确“顶层设计、控量提质、提档升级、分层管理、完善体系”的创建思路,积极响应集团公司“五匠”塑造行动,全力打造人才培育制度化、赋能培训精准化、创新创效项目化、精神传承常态化、作用发挥实效化“五化”模式,强化日常运营监管,搭建“体系配套、机制科学、硬件一流”创建架构,初步形成“集群式”创新创效模块。

始终将各专业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纳入重点工作规划,督导基层各单位精心做好场地使用、人员调配、时间保障。业务部室建立“技术帮扶清单”,选派技术骨干到工作室开展“一对一”指导。工作室主动对接单位和业务部门,每季度提交《创新需求清单》,将外部支持转化为攻坚动力,形成“基层单位主动保障+业务部门精准赋能+工作室积极对接”的联动格局。

2025年以来,兴隆庄煤矿17家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累计申报创新成果101项,其中荣获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职工优秀创新成果4项、山东能源集团职工优秀创新成果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2项优秀合理化建议获得表彰。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94项创新成果成功在生产现场转化应用,以高标准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质效全力推动矿井高质量发展。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