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枣矿集团田陈煤矿持续深化“六精六提”融合管理,围绕“降成本、提效益、提效率”目标,在成本管控、电力优化、项目管理等核心领域精耕细作,一系列扎实举措结出丰硕成果,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
聚焦成本 精准施策通“堵点”
该矿将成本管控细化为一场全员参与的精密战役。一方面,规范三、四级市场运作,创新设计并统一下发《单位成本全面预算分解表》,为区队、班组开展指标分解与考核提供精细依据,有效织密了成本管控网络。另一方面,压紧压实管理责任链,大幅提升区队“三大员”及主要管理人员在成本节约上的考核权重,实施全过程动态督导。仅巡查环节,便累计下达整改通知单16份,推动21项成本漏洞实现彻底整改,打通了成本管控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深挖“智电” 分时调控撬“能效”
面对用电大户的痛点,煤矿主动出击,通过多维度专项诊断精准锁定节电空间,科学制定并强力推行“16项硬节电措施”。其中,《“峰谷平”分时段用电管理实施意见》成为关键抓手,实现了用电时段“精打细算”。更令人瞩目的是,该矿敏锐抓住电网时段电价调整窗口3次主动优化生产组织,成功实现削峰填谷。1-6月份,结算电费同比锐减224.74万元,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节电成绩单。
紧盯材料 向内开刀祛“冗余”
该矿将材料管控作为降本增效的核心战场,通过系统性举措实现从显性消耗到隐性成本的全维度管控升级。创新推行“一算三减两杜绝”工作法,严控物资计划源头,审减金额达336万元,从需求端挤压冗余空间。在物尽其用层面,构建“全生命周期”回收体系,设立井口“淘宝箱”回收站、班组“节约包”工具袋等载体,深化修旧利废,上半年创效611.31万元,显著降低新材料投入。
现场管理坚持刚性约束与柔性激励并重,开展穿透式成本巡查3次,同步推行“谁使用谁签字、谁回收谁签字”的闭环追责机制,杜绝材料流失。突破性地将管控延伸至隐性成本领域,通报9起管理浪费案例,涵盖决策低效、流程冗余等深层问题,推动成本意识从“被动管控”向“主动挖潜”进化。
通过“清单管理法”精准回撤物资、建立“物资共享虚拟仓库”取缔二级库,矿井材料利用率提升18%,储备资金占用下降23%,构建起“人人都是经营者”的精益生态。上半年矿井通过自主改善实现降本增效201.18万元,项目数量和创效额同比增幅分别高达61.42%和43.03%。
每一项精准的管控措施,每一个跃升的数据指标,都印证着矿井向管理要效益、以精益谋发展的坚定步伐,下一步,田陈煤矿将始终坚持以“六精六提”融合管理为舵,持续巩固现有成果,推动精益管理走深走实,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