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要闻

亭南煤业:智创聚力降成本 省出百万真金白银

作者: 胡樊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30日

一年节省上百万元,这不是账面上的数字游戏,而是西北矿业亭南煤业在一线岗位上抠出来的真金白银。从高压胶管缠绕机到皮带智能启停,再到旧电机“重生”,一个个“省钱”项目在现场落地,降本增效从管理口号变成了人人参与的实干行动。

面对煤炭市场波动和成本压力加大的现实考验,该公司把“创新驱动、精益管理”作为降本增效的突破口。他们紧盯上级下达的成本压降指标,落实“控、严、挣、增、抠”五字方针,在技术改造上找突破、管理细节中抠潜力,一个个小点子、一项项小改造在岗位上开花结果,汇聚成实打实的效益源泉。

攻坚提效:小设备撬动大提效

2409工作面的警报声,曾一度是现场最紧绷的旋律。液压支架高压胶管因摩擦、挤压、落煤砸击等原因频繁破损,给高压胶管缠绕螺旋护套虽能缓解问题,却费时费力,一次缠绕动辄十几分钟,成了制约生产的“拦路虎”。

(关旭研究高压胶管螺旋护套缠绕机)

为解决这一难题,该公司综采二区机电副区长关旭带着创新小组“死磕”难题,经过数夜奋斗,终是想到“穿衣螺旋机”。他们白天扎井下测数据,夜里拆废旧零件改装设备。没图纸?自己画!没材料?废旧件拼!几番摸索试验后,第一台高压胶管螺旋护套“穿衣”螺旋机“横空出世”。

效果立竿见影——缠绕一支胶管从10分钟缩至2分钟,效率直接翻了4倍;高压胶管寿命延长1倍,漏液次数显著下降。每年节约人工成本6.3万元,还让生产节奏更稳、更顺畅。更重要的是,这套装置已在兄弟区队推广使用,一次研发、多点受益,形成了降本提效的乘数效应。

智慧运输:一条皮带省出几十万

凌晨两点的调度室,曾经是该公司皮带工区最紧张的时刻——几十公里皮带线“人盯人”,对讲机里噪音嘈杂,岗位分散、交接班难,人力调配更是头疼。

(该公司皮带控制系统)

“要是皮带能自己‘管’自己就好了!”一句无心的感叹,点燃了团队智慧的火花。该公司皮带工区靠PLC数据采集技术+以太网传输系统,在地面集控中心搭建起“智慧大脑”,并实现了“一键启停”。昔日守在机头的杜曰怀,如今手握智能巡检终端,随时定位隐患,“人盯人”变成了“机盯人”,直接精简了6个固定岗位。

更让人意外的是“避峰填谷”策略的诞生。该公司皮带工区班长冯作金一次夜巡,发现停产期间皮带空转,他灵机一动画出草图——结合煤仓容量制定“动态启停”方案,皮带该停就停、该启就启。如今皮带日均停机3小时,每天省电费1332元,一年可节省托辊维护费34余万元,皮带损耗率也降了20%。降本增效的智慧,常常就藏在一线职工的随口一问和一次夜巡中。

技改创效:旧电机“重生”记

“这电机没救了,报废吧!”以前,井下升级换代后,不少380V/660V的电机因动力不足“退役”,既浪费设备又要掏钱买新机。该公司机电工区维修班长巩良军不甘心——“好端端的设备,难道真就不能再用?”

(维修工为电机绕线)

答案是:改造!他们重新绕线,巩良军带着班组重新设计绕线,通过改变三相异步电机的绕线方法,成功将380/660V电机“升级”为660/1140V电机,既满足了功率需求,又节省了采购费用。

巩良军算了一笔账:改造一台电机成本2151元,而买新机得1.5万元;每月改造10台电机,一年下来节约153万元。更妙的是,改造后电机寿命更长、适用范围更广,这一项目还获得了中煤协职工创新三等奖。旧电机的“重生”,不仅盘活了设备资源,更盘活了一线工友的创新思维。

数据不会骗人。三项创新、一年节支上百万元,像这样的“小革新、小改造”在该公司还有很多。它们或许不起眼,却汇聚成企业提质增效的强大合力。降本增效,不是勒紧裤腰带,而是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从智能化到技改,从班组创意到群众创新,亭南煤业正把创新驱动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