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要闻

“红色引擎”驱动安全发展——鲁西煤矿机关安全党支部工作纪实

作者: 宋路谣  吴春晓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4日

在鲁西矿业鲁西煤矿百米井下,活跃着这样一支党员队伍,他们既是安全生产的“守护者”,又是技术攻坚的“排头兵”。26名党员带领4个党小组,将红色动能注入矿井安全生产全过程,用实干诠释了“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深刻内涵。

思想铸魂,让安全理念扎根心田

(机关安全党支部合影)

鲁西煤矿机关安全党支部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建立“第一议题+专题研讨+实践转化”学习机制。在“学习强国”平台上,他们的学习积分始终名列前茅;在“我来讲安全党课”活动中,技术骨干轮流分享事故案例分析;在井下现场,他们把安全生产制度文件转化为具体实践。一年以来,3名安全骨干被发展为党员,8名党员成长为技术能手,实现了党建与业务的双向滋养。

“以前觉得政治学习离生产很远,现在明白了安全就是最大的政治。”安全之盾党小组组长冯连涛深有感触。在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每次学习心得体会和现场改进措施。这种学用结合的方式,让安全理念真正扎根在每名职工心间。

先锋聚力,用脚步丈量安全防线

(开展“党员身边无事故”活动)

凌晨三点的掘进迎头,安全先锋党小组的党员们仍在仔细检查支护质量。他们创立的“党员安全监督哨”制度,要求每名党员每次下井至少排查3条隐患,发现隐患后形成整改清单,确保整改闭环率达100%。

该党支部还开展“党员身边无事故”活动,推行党员职工“1+N”结对帮扶机制。每名党员联系3至5名职工,既当“安全监督员”又做“思想联络员”,通过日常指导帮助职工排查隐患、规范操作,人为操作事故率同比下降30%,“三违”现象大幅减少。这一创新机制既增强了团队凝聚力,更构建起全员参与、群防群控的安全生产新格局。

培训赋能,以创新筑牢安全根基

(安全操作人员培训班)

在煤层赋存受冲刷边界和断层影响的难题攻坚中,党员技术攻关小组连续45天吃住在矿,采用“定向钻探+三维微震”勘探技术,精准定位2处煤层冲刷边界与16条断层,为工作面避开地质构造带提供了关键依据。当钻探进尺突破19860米时,职工们称赞他们为“地心探险队”。

针对传统安全培训效果不佳的痛点,该党支部推出“11333”培训模式,以“一个核心需求导向、一套定制课程体系、三大实践教学场景、三项动态评估机制、三级能力提升路径”为架构,构建起“精准滴灌、学用一体、闭环管理”的全新培训生态。他们通过 “理论+实操”“线上+线下”“案例研讨+应急演练”的多维互动形式,实现了从“供给主导”到“需求驱动”、从“单向灌输”到“多维互动”、从“短期攻坚”到“长效赋能”的三大转变。

截至目前,该培训模式已覆盖全员,员工安全操作规范达标率提升至98%,隐患识别与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为打造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推动矿井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在矿井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鲁西煤矿机关安全党支部用行动证明: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该党支部书记王万里表示:“我们将继续以党建‘红色引擎’驱动安全发展,让党旗始终高高飘扬在安全生产第一线!”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