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要闻

天竣公司:废料堆里淘真金 精打细算出效益

  关芝薇 郑旭斌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7日

“120根锚索托梁、70块托盘、90块垫板,1.12万元价值全盘活。”7月6日,在西北矿业天竣公司刘园子煤矿综采工区班前会上,宣讲员王毓给工友们算了一笔明白账:“省下的每分钱都是职工口粮钱,盘活的每块料都是矿井家底钱!”这笔账算得工友们心里亮堂堂,个个都打起增收节支的“金算盘”。

今年以来,天竣公司紧紧围绕“提质降本增效”主线,全面推行“全员节约、深度挖潜”管理模式,通过强化成本管控、深化修旧利废等举措,推动降本增效工作走深走实,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精细管理  严控成本支出

“请各单位于本周三前将办公用品采购清单报送至综合管理部郭彦梅处……”天竣公司刘园子煤矿工作群的一则公告,折射出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常态。

(天竣公司刘园子煤矿仓管人员核对物资明细)

该公司坚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多措并举降低运营成本。在办公管理方面,全面推行无纸化办公,通过OA系统实现文件线上流转,文印耗材使用量同比下降35%;严格管控办公区域水电使用,倡导“人走灯灭”“人走断电”的节能习惯;在职工食堂推行“光盘行动”,通过发出倡议、定量供餐等方式减少餐饮浪费。同时实行办公用品集中采购制度,通过统一采购降低单价,规范流程提高效率,非生产性支出较去年同期下降18%。

在生产物资管理上,建立全流程闭环管控机制。从物资出库、使用到回收,实行专人专责跟踪管理;对基层区队材料投入、零件加工、设备维修维护等实行定额考核,动态掌握材料物资消耗情况,做到“用料有指标,月月有考核”,确保材料消耗控制在预算内,切实将“增、结、降”落到实处。

变废为宝  深挖创效潜力

“原来在井下,时常有丢弃水泥、砂石以及其他材料的现象,而现在大家连烂掉的砖头都不舍得扔了。”该公司经营管理部部长张帅讲述着推行内部市场化后的变化。

(天竣公司刘园子煤矿开展修旧利废活动)

该公司创新实施“内部市场化物资回收”机制,对废旧物资明码标价,鼓励基层区队利用班后时间分拣接管废旧物料。数据显示,上半年累计回收工字钢、U型钢等可复用物资55吨,价值23万元;分选处置废旧物资340吨,创效48.83万元。

与此同时,他们坚持“能自修不外委、能加工不购买”的降本理念,组建专业维修团队,通过技能培训提升维修人员业务能力,摆脱外委依赖,实现自主维修降低成本。“6月份实现80%设备故障内部修复,节约外委维修费用210万元。”机电管理部负责人李浩高兴地说。

技术创新  助力提质增效

“我们通过优化开采工艺,将液压支架底煤厚度精准控制在0.2米,资源回收率大幅提升,6月单月增产3200吨,累计增产达9100吨。”7月5日,天竣公司刘园子煤矿综采工区区长赵建国在月度绩效考核会上汇报降本增效成果,这正是该公司聚焦“技术降本”的生动写照。

(天竣公司刘园子煤矿开展设备检修运维活动)

该公司把创新驱动作为提升效益的关键点,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开展节能技术改造等方式,持续降低单耗,实现生产成本下降。他们巧妙利用主副井修复剩余的20#槽钢加工成锚索梁,在51504回风顺槽顶板加强支护段及51采区轨道上山、皮带上山巷修地点替代钢带和锚索盘支护。2-6月份,共使用槽钢梁155组,配套使用槽钢梁托盘155件,节省支护材料费用2.7万元。在设备管理方面,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完善点检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细致检查和维护,详细记录每次点检情况和设备状态变化,有效提升设备整体运行效率。6月份,设备故障率同比降低3.2%,节约修理费11万元。

“降本增效无小事,点滴行动创效益。下一步,天竣公司将持续深挖内潜、开源节流、创新思维,打好节能降耗组合拳,推进经营管理工作提质增效,以实际行动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天竣公司党委委员、财务总监李小康坚定地表示。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