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矿业李楼煤业办公楼一楼西侧的技术信息中心机房里,机器上不停闪烁着的绿色、黄色光点,是一组组数据代码在光缆里跳动、穿梭。这里是保障矿井网络安全、数据高效稳定传输的“神经中枢”,也是共产党员王亚非的“责任田”。
(优秀共产党员 王亚非)
王亚非,1991年冬天出生在山东泰安的一个大学教师家庭。一直是父母心中骄傲的他,十年寒窗考入山东科技大学,十年磨炼成长为李楼煤业技术信息中心副主任,是矿上为数不多的“90后”副科级干部。
“亚非年轻有闯劲,干啥都是往前冲,思想觉悟、业务素能、工作作风都没得说……”提起王亚非,李楼煤业技术信息中心党支部书记王维军满是夸赞,亚非2015年入矿以来,一直从事网络信息技术管理,多次出色完成矿井智能化、信息化改造重点任务,不仅提了干、入了党,今年“七一”荣获了鲁西矿业优秀共产党员表彰。
“信息化不是花架子,必须解决实际问题。”王亚非把务实刻进了骨子里,实干、实际、实效是他对工作的要求,也是对自己的要求。
“过去,监控视频、人员定位、远程控制等系统各自建网,网络信号故障多,运维成本高。”王亚非介绍,随着智能化业务不断深化,矿井变得更加“耳聪目明”,无死角监控的大带宽、供电系统防越级跳闸的低时延、安全监控的高可靠保障等差异化需求也更加凸显。
今年5月,国内首个全业务切片网络在李楼煤业上线,一举实现“一网承载、安全可靠、智能运维”三大核心突破,为矿井插上了智慧之翼。
(机房动态巡检)
切片、融合、一网承载……一个个新鲜名词吸引着王亚非,又一次燃起了他创新攻坚的斗志。面对井下环境复杂、通讯覆盖难等困难挑战,他积极向华为、云鼎的技术大咖们学习请教技术经验,那段时间,王亚非的办公桌成了“现场指挥部”,墙上贴满了图纸,桌上堆着一本又一本技术手册。
“越是艰难越向前,困难面前看担当。”他带领工友们反复论证、优化设计,通过对井下网络、通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攻克了“多业务并发保障”“异构设备互联”等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为切片网络和融合通讯系统上线运行奠定了基础。
(运行中的综合承载网)
“这套网络系统将矿井所有业务进行了整合,真正做到了全业务承载。”王亚非说,综合承载网以全新技术为支撑,将原本分散的3张网进行合并,带宽可达5万兆,通过彻底改变传统多网分立的复杂架构,开创“主动预防、精准定位、快速修复”的新型运维模式,各业务之间实现隔离传输,有效避免了信号干扰、卡顿等问题,业务故障处理时间缩短约50%,故障影响时间降低约70%。
面对新领域、新技术,王亚非坚持边干边学、边学边干,在实施矿井网络安全改造过程中,他积极与上级信息部门沟通,加班加点进行系统割接、设备调试,最终突破传统工业网络与办公网络“单层隔离”模式,构建了“办公区-中立区-工业区”纵深防御体系,进一步筑牢矿井网络安全“防火墙”。
(系统运行维护)
“智能化是为了让矿井更安全,让工作更便捷,让工友们更轻松。”系统上线后,王亚非积极组织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带领业务骨干们一起学理论、练操作,手把手帮助工友们掌握智能终端设备操作技能,提高业务能力,提升工作效率。
“党员就要像矿灯一样,在幽暗的巷道里发光。”他身着工装、步履匆匆,穿梭于井下巷道与信息机房之间,他目光坚定、心怀热忱,用技术为传统矿山插上智慧的翅膀。在矿井智能化建设浪潮中,王亚非用坚守与创新,诠释着新时代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