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鲁西矿业王楼煤矿将“一切成本皆可降”的理念深植于心、践之于行,通过控成本、增收益、盘资产等举措,在精细化管理中“掘”出了实实在在的“金效益”,为矿井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拧毛巾”控成本,挤干“水分”
王楼煤矿秉持精准高效的管理原则,在材料成本管控上“分毫必争”,以生产作业计划为指引,搭建起“月度审批+动态监控”的全流程管控体系。对每一笔材料领用严把关口,实时掌握材料消耗情况,确保材料使用合理高效,从细微之处“掘”出效益真金。
(物资管控平稳有序)
“6月份,原定的材料成本预算是500万元,我们全员行动,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造成材料浪费的细节,就像拧毛巾一样,一点一点地把成本里的水分挤出来,最终节省成本约22万元,每一分钱的节省都是对矿井效益的贡献。”王楼煤矿物资管理部负责人倪峰平介绍。
不仅如此,在确保日常物资管理工作平稳有序运行的基础上,该矿物资管理团队还对仓库布局进行了重新规划。他们精心调整物资库位,对库房进行全面整理,使得物资存储与管理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仓库空间得到更合理地利用,为后续的物资调配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更为矿井高效生产提供了坚实物资保障。
“捡碎银”增收益,汇聚“细流”
勤能补拙,更能生金。王楼煤矿在废旧物资处置中“斤斤计较”,在成本管控中“锱铢必较”,从不起眼的环节里“淘出真金”,为企业效益添砖加瓦。
该矿有序推进废旧物资处置工作,通过深入挖掘潜在价值、增加收入等途径,让“无用之物”变成了“增收之源”。上半年以来,已成功处置各类废旧物资235.2吨,带来54.9万元的收入。其中,20.7吨报废车辆变现4.14万元,7.26吨废旧钢编胶管换来0.62万元,29.16吨废旧皮带创收2.53万元,2.1吨废矿物油(含油桶)0.36万元,32.5吨废旧设备残体变现11.8万元,143.48吨重废创收35.44万元。每一笔收入虽看似细微,却都是对废旧物资价值的深度挖掘,让其真正转化为矿井收益的组成部分。
(经济运行分析会)
“我们每月定期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聚焦成本构成,紧盯占比颇高的材料费、电费等可变成本,通过强化管控、精准发力,真正做到‘钢用在刀刃上,钱花在关键处’,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得有价值。”该矿副矿长王广磊说。仅在材料费管控上,他们严格执行区队、班组材料计划管理与验收考核机制,将材料费支出较预算缩减214万元。
不仅如此,在电费管控中,该矿坚持“避峰填谷”,每月依据峰谷电价灵活调整生产系统运行时间,使峰谷比最低降至32%,从时间差里“省”出了真金白银。
“淘金砂”活资产,激活“源泉”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王楼煤矿在节约成本的战场上“寸土不让”,深挖每一处可节约的成本。持续推进清仓利库工作,严格落实以旧换新制度,有效盘活闲置资产,让每一分效益都颗粒归仓,为矿井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清仓利库方面,该矿深挖库存“宝藏”,盘活“沉睡”资产。1-6月份,成功盘活各类物资206.28万元,其中自用储备物资价值102.34万元,修旧利废物资价值103.95万元,让原本闲置或损坏的物资“动”了起来,再次投入到生产中,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闲置物资加工再利用)
在此基础上,该矿严格执行以旧换新制度,将其作为“淘金砂”的重要抓手,秉持“能用旧的绝不领新、能修复的绝不闲置”的原则,对各单位的物资领用进行严格把控,对未完成以旧换新任务的单位实施罚款考核。
“5月份,以旧换新考核0.43万元,废矿物油考核了1.06万元,合计考核达到了1.49万元。”倪峰平说。这不仅有力推动了旧物资的回收利用,更在源头上降低采购成本。
“‘精打细算’是过程,‘持续发展’才是目标,要真正把‘精打细算’养成习惯、化为常态。通过从成本管控中‘省’效益,废旧物资里‘捡’收益,闲置资产中‘挖’价值的实际行动,用点滴积累汇聚成矿井发展的坚实底气,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该矿党委书记、董事长、矿长王桂利表示。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