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下午,东滩煤矿俱乐部内灯光璀璨交织,掌声如浪潮翻涌,一场以“红心向党煤海筑梦”为主题的庆祝建党104周年演讲比赛拉开帷幕。8名从预赛脱颖而出的选手用声音与表演,如同夏日里的一股清泉,让红色精神在煤海深处激荡起层层涟漪,串联起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的壮阔画卷。
首位登场的是掘进工区的张素响。他紧握双拳,以“一问初心、二问担当、三问贡献”的叩问,将全场目光拉向千米井下:“传承红色基因,不在口号,而在岗位建功的‘掌子面’上……”这掷地有声的话语,恰似掘进机凿开岩层的回响,叩击着每个煤海人血脉里的红色密码。
通防工区刘猛的讲述则掀起了情感高潮:“夏季防汛期间,拉响了紧急‘集结号’,满天星辰照亮了党员返矿的路途……”在他的讲述中,有技能大师创新技术让矿井多采6万多吨煤,有老党员义无反顾奔赴抢修现场,有党员突击队危急时刻筑起沙袋墙……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红色基因在巷道里生根,让创新实干的光芒照亮整个矿区。
党群工作部宣传干事尹梓的演讲则引发了全场共鸣。“这顶帽子承载的不仅是家庭记忆,还有爷爷‘把一切献给党’的赤诚;父亲‘产业报国’的担当;我手里跳动着的‘智慧矿山’的梦想……”她身后的PPT画面从80年代建矿初期,切换到如今的智能开采,那顶传承三代的矿工帽,见证了从新中国成立至今,矿井三代人的奋斗历程,也承载着一个家庭对党的忠诚、对国家的热爱和对矿山的深情。
洗选发运中心的张鹏以《时代呼唤“火车头”精神》为题,一开口便叩击心灵:“生命中是否有那么一个瞬间,让你渴望遇见更好的自己?”她用鲜活案例诠释着“火车头”的内涵——是老师傅趴在机器上听设备运转的专注,是年轻人抱着编程书啃到深夜的倔强,是标准化提升中心甘情愿的付出,是家长里短中暖心守护的帮扶。这些在煤尘中闪光的身影,正驱动着发运人在时代浪潮中破浪前行。
而最让人感动的,是洗选发运中心(发运)职工许梅珠演讲的《背影》。当舞台灯光渐暗,发运战线上的工作剪影在屏幕上浮现:蒲先永伛偻着背检查油管的专注,亓连超握着对讲机在皮带走廊蹒跚的脚步,还有暴雨中、闷热厂房里那些被汗水浸透的轮廓。这些在钢铁与煤尘间穿梭的背影,将“坚守”二字锻造成发运战线的精神烙印。
除了演讲环节的激烈角逐,情景剧《穿越时空的对话》尤为动人心弦。当革命先烈瞿秋白与当代青年展开跨时空对谈,现场观众透过舞台光影,深切感知先生赤诚的革命情怀与深邃的人生哲思。当《国际歌》的旋律最后响起,全场观众不约而同地齐声高唱,激昂的歌声中,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炽热的光芒。这场浸润式的党性教育如灯塔映彻心野,让精神洗礼的力量直抵青年职工灵魂深处,为青年职工指明了人生方向。
舞台上,各位选手娓娓道来,时而深情婉转,诉说着青春的感悟与细腻的情感;时而高亢激昂,传递出坚定的信念与无限的豪情。他们紧密结合矿山工作,以不同的岗位视角,用至真至纯的情感、生动鲜活的事例,绘声绘色地讲述着一个个以红色精神为指引,共克时艰、勇挑重担、岗位建功的奋斗故事,蕴含着职工与矿井双向奔赴的深厚情感。
每一个抑扬顿挫的语调,每一个饱含深意的眼神,都深深触动着现场观众的心弦,引发了强烈共鸣,掌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我将立足岗位实践,传递这份信仰的力量,在实干中践行新时代矿工的使命担当。”“作为新时代好青年,定当以青春热血传承红色基因,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在赛后的采访中,8名参赛选手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言,他们说,这场演讲带来的不仅仅是感动,更多的是通过演讲比赛,在反复打磨讲稿中锤炼了自己的党性修养,为前行之路锚定信仰坐标。
“这些带着煤屑味的红色故事,比任何教科书都更动人。”该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王庆波感慨地说。他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引导干部职工把红色基因融入井下作业的每个环节,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矿山建设,为实现矿井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