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要闻

鲍店煤矿:党建引领“一区两岗三队” 激活高质量发展红色引擎

作者: 牟羽歌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1日

在鲍店煤矿的千尺井下,一面面鲜红的党旗飘扬在生产一线。23个党员责任区、23个党员先锋岗、12个党员示范岗,12支党员突击队、10支创新攻关队、10支志愿服务队如灯塔般指引着安全生产方向。作为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该矿党委以“一区两岗三队”创建为抓手,将党建“软实力”转化为矿井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探索出一条党建与生产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网格化责任区 让党旗在生产一线高高飘扬

鲍店煤矿将井上下划分为23个党员责任区,构建起“班组全覆盖、责任全落实”的立体化攻坚格局。在机电运输战线的党员责任区内,党员骨干带头实施“设备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通过建立设备“病历档案”,将采煤机、液压支架等关键设备的故障率降低30%以上。综采一区党员责任区党员干部创新“风险预判五步工作法”,通过班前预判、现场确认、过程管控、班后复盘、案例共享,实现了生产作业“零事故”目标。

生产服务中心铆焊车间党员责任区3名党员带领职工自主加工滚筒护罩、工字钢框架等零部件1200余件,上半年创效50万余元。这种“挂牌明责、动态考核”的管理机制,让每个党员责任区都成为攻坚克难的“红色堡垒”。

双岗协同发力 锻造先锋模范“硬脊梁”

在鲍店煤矿,党员先锋岗和党员示范岗形成“标杆引领+攻坚突破”的双轮驱动格局。综采二区党员先锋岗通过优化回液中继箱,实现移架速度平均提高1.7s/次,相同条件下每班多割煤21架,创造价值约300余万元。机电工区副井车房党员示范岗累计排查并整改设备隐患40余项,实现连续三年无生产事故,近三年累计完成小改小革13项,累计节约资金80万元。

在智能化建设的“试验田”7306工作面,党员先锋岗带头执行“四严”标准(严控风险、严查隐患、严抓质量、严格考核),建立“党员包保设备”制度,将智能化设备的运行稳定性提升至98%以上。这种“关键岗位有党员领着、关键任务有党员带头”的模式,让先锋模范作用具象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生产力。

三支队伍攻坚 破解发展难题“金钥匙”

由党员突击队、创新队、志愿服务队组成的攻坚矩阵,成为鲍店煤矿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

面对综掘机突发液压系统瘫痪,掘进工区党支部南翼2#行人巷掘进设备保障突击队成员15分钟抵现场,2小时精准定位故障点是油路阀组堵塞,进行紧急抢修,提前5小时恢复生产,挽回损失近万元。

党员创新队则聚焦技术“卡脖子”难题。生产服务中心党员突击队立足生产现场实际,聚焦灾害防治、装备升级、环保节能、提质增效等方面,精准实施科技攻关,先后完成课题研究20余项,技术服务57次,设计制作完成76余项小改小革成果并投入现场使用,其中37余项成果申请国家专利,12项成果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党员志愿服务队更是将关怀渗透到职工生活点滴,在-430胶轮车候车硐室设立的“党员服务驿站”,累计为职工提供热水、急救药品等便民服务200余人次。

闭环管理机制 构建党建生产“同心圆”

鲍店煤矿建立“自我申报-群众评议-支部推荐-组织审核”的动态考核机制,对“一区两岗三队”实行动态管理。达标的责任区、岗位和队伍不仅能保留荣誉,还能参与年度优秀“一区两岗三队”评选并获得专项奖励。这种“岗区有党员、行动有标准、作用有评价”的闭环机制,确保党建与生产同频共振。

“我们不是简单地设置岗位,而是通过机制创新让党建真正融入安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该矿党委书记赵计华表示。

从千尺井下的智能工作面到地面的智慧安监中心,从党员责任区的网格化管理到志愿服务队的贴心服务,鲍店煤矿的“一区两岗三队”正以党建引领激活发展动能,持续书写着党建与生产互融互促的高分答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