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兖矿能源荣信化工完成二期系统检修、恢复满负荷运行的第一个周例会上,交出了单周降本增效创效1200万元的答卷。
“精打细算绝不能有丝毫的疏忽!”荣信化工干部职工人人心中都有一笔降本增效“明白账”。
今年以来,该厂把“降本增效”实施意见纳入重要日程,制定《加强2025年“降本增效、高质高效”成本管控的实施意见》,建立了日分析、周调度、月考核制度,严格落实“增产增效、挖潜降耗、管理提效、资产提质、技改创效”5大方面18项降本增效措施,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逐级负责、环环相扣的管理模式。
聚焦煤炭协同,坚守稳产增效“主阵地”
(荣信化工厂区大景)
作为兖矿能源在鄂尔多斯地区投资建设的第一个煤炭转化企业,荣信化工始终牢记“煤炭就地转化”主责主业,全力抓好气化炉、锅炉“两炉”稳定运行。
煤炭是化工的“口粮”,只有“口粮”充足,生产才能保得住。该公司持续加大能源集团内部煤矿协同力度,实现集团利益最大化。
成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煤炭管理小组,紧跟煤炭市场形势与商品煤价格,科学组织集团内部煤矿煤炭取样分析、配比掺烧,获得实现数据,形成了多种科学配比方案。
(荣信化工动力车间职工在对进厂煤车进行审签)
截至目前,气化煤、锅炉煤使用集团内部煤占比分别达到80%、100%。同时,正在对金鸡滩精煤取样分析、入炉试烧,待具备条件后,全部使用集团内部气化煤。
“针对内蒙煤炭特性,围绕煤浆提浓工作,我们正在加紧推进新型超细磨机改造。目前装置已投料试车,正在持续优化运行。新型超细磨机投用后,煤浆浓度提高了1.5%,有效气成分上涨了0.7%,单方煤浆发气量增加了30Nm3/m3”。气化车间副主任张志丽介绍道。
聚焦克难攻坚,释放提质增效“新活力”
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乙二醇质量提出了愈加苛刻要求。在化工实际生产中,“DMO加氢催化剂运行寿命短”成了制约乙二醇稳产高产、质量提升的关键难点。
信念是成功的基石。荣信化工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每一名职工就是一个市场,每一道工序都是影响收率控制的关键点”的理念,强化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和岗位责任意识,积极开展“质量达标年”“质量教育月”等活动,做到教育活动月月有、质量警钟时时敲,使干部职工做到了人人关心生产效益、生产质量,齐心打造“荣信乙二醇”品牌。
(荣信化工检修指挥部)
行动是成功的关键。3月下旬,该公司组织实施了二期系统消缺检修。“在此次检修中,乙二醇车间全体干部职工全力以赴、攻坚克难,相继完成加氢反应器、硝酸还原塔共计10台设备催化剂更换,完成了97台压力容器检测,234台安全阀校验,实施了PSA双阀技术改造。特别是在加氢B系列催化剂装填过程中,创新式采用两种型号催化剂搭配使用、分段装填的方式。系统开车后,加氢B系列催化剂活性表现明显优于A系列”。乙二醇车间副主任王志强介绍道。
(荣信化工乙二醇检修现场)
在完成催化剂更换的同时,他们持续优化乙二醇系统运行,严控加氢反应器入口温度、汽包压力、氢酯比等工艺指标,催化剂选择性提高0.43%。优化乙二醇精馏系统副产品采出,乙二醇精馏收率提高0.8%,每月可实现创效约85万元。
目前,乙二醇已恢复1250吨满负荷运行状态,最高达到1266吨/天历史最优水平,为完成冲刺双过半产量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