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要闻

蒋庄煤矿:打好“人才牌” 奏响“三部曲”

  李平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19日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枣矿集团蒋庄煤矿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以制度创新为支撑、精准培养为路径,着力打好“人才牌”,为人才建舞台、筑平台、打擂台,推动人才与企业发展双向赋能。

建舞台,奏响人才成长“交响曲”

该矿聚焦安全高效快掘目标,积极探索井下掘进人才培养新模式,针对一线职工在巷道支护、设备操作、应急处置等方面的薄弱环节,该矿掘进工区为一线青年职工搭建“小舞台”,鼓励提出“实战”问题,再由技术员、班组长、业务骨干进行“会诊”,按照工种,每周召开“技能培训供需会”,根据青年职工能力短板,量身定制培训“课程表”,实现对青年人才技能的精准滴灌。

(为青年技能人才搭建平台)

近年来,该矿将优秀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金种子”,千方百计为其提供舞台,创新科区长论坛模式、建立大学生培养机制等,让一批素质高、业务精、技能强的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登上舞台。

筑平台,奏响人才培养“赋能曲”

为让更多的技能人才成长成才,该矿坚持将“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积极构筑保障体系、搭建起跳平台,为人才成长插上一双“隐形翅膀”,助力他们越飞越高。

据了解,该矿建成1个省级齐鲁工匠创新工作室、3个能源集团(市)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工匠人才创客空间站、高技能人才孵化基地、7个专业创新联合会和9个专业研讨小组火力全开,为青年技能人才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实践平台。近年来共取得创新成果205项、创新攻关323项、解决生产难题61项、自主改善2160项。

打擂台,奏响人才传承“协奏曲”

人才传承是培养技能人才、激发创新活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该矿通过建立技术传承、人才辈出的激励机制,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师傅现场教授徒弟设备技能)

“我们充分发挥‘N带1’导师带高徒作用,为4名新入职大学生分别配备成长导师、思想导师、技术导师、生活导师,全方位做好传帮带,引导他们成长成才。”该矿选煤厂党支部书记顾峰说。不仅如此,他们还要求徒弟与师傅寸步不离扎根现场,掌握扎实的业务本领,提升现场协调能力。新入职大学生杨晓龙、敖雪、何艳坚,均在各自师傅的帮助下逐步成长为车间班组技术人才。新入职大学生赵小靖,2年来参与创新技改11项,成长为青年人才的中坚力量。

近三年来,该矿以师带徒、培训职工9850人次,培养高技能人才125人,取得国家专利26项,获得集体和个人荣誉232项,涌现出41名省、市、能源集团、枣矿集团级劳模工匠人才、首席技师、技能大师。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