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能化伊犁一矿通过引进电液控制型钢顶弯机,成功实现型钢加工“从外购到自产”的跨越式转型,减少库存积压,实现与巷道支护参数的动态匹配,单件生产成本降低40%,为矿井安全高效开采注入强劲动能。
破局外购依赖,迈入自主生产新时代
过去,伊犁一矿井下支护所需的弧形钢拱架等型钢构件长期依赖外部采购,不仅成本高昂,且供货周期长、规格适配性受限。此次引进的型钢顶弯机可自主完成U型钢、工字钢等型材的冷弯加工,精准匹配矿井支护需求。设备投用后,关键支护材料彻底摆脱外部供应链束缚,实现了“量身定制”。
“U型钢棚占支护材料库存金额的6%,采购费用占11.6%,通过自主加工,不仅降低材料成本和库存资金占用,提升生产效率,同时还能与巷道支护参数变化联动,实现订单式生产。”伊犁一矿经营管理部职员潘四化说。
技术赋能,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该设备采用液压驱动技术,最大推力2000千牛,配合连续顶弯工艺,可在冷弯过程中保持材料强度,满负荷生产情况下,单班可加工15套U型钢棚。通过一体化加工替代多环节外协,单套成本降低1673元。2025年,该矿计划使用385套U型钢棚,年可可节省成本64.41万元。
“近期,井下二水平开拓矿建工程正在施工中,多处地点面临开门、调向、过立体交叉点及预透等特殊环节,棚料交货周期从15天缩短至1天,大大增强了物资供应的稳定性和可控性,为井下施工抢出宝贵时间。”伊犁一矿生产技术部部长王德勇说。
智能管控,筑牢安全环保双防线
设备集成高精度液压系统与自动化控制模块,操作界面支持一键式启停与循环作业,大幅降低操作风险。同时,其低噪音、低能耗特性契合绿色矿山标准,配合严格的油液过滤与维护机制,实现了生产全过程清洁化。技术团队还计划接入物联网平台,实时监控设备运行数据,进一步优化能效与安全预警能力。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干将物资系统对U型钢棚进行出入库管理,实行市场化结算,倒逼成本控制,持续推动矿井降本增效。”伊犁一矿经营管理部负责人刘辉说。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