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矿智能化转型进程中,传统网络架构长期面临多重挑战。基于二层交换技术的井下网络普遍采用3张以上独立承载网,导致线缆铺设复杂、建设运维成本居高不下,且生产数据、视频监控、人员定位等业务间相互干扰,引发的广播风暴问题频发。一旦发生网络故障,因缺乏统一管理平台和高效排障手段,必须依赖人工下井排查,严重影响生产连续性。随着智能化业务深化,无死角监控的大带宽需求、电力系统防越级跳闸的低时延要求、安监系统的高可靠保障等差异化需求,更是让现有网络的支撑能力捉襟见肘。
面对行业共性难题,山东能源-华为联合创新中心于2022年成立专项课题组,作为核心研发主体,云鼎科技与华为组建联合技术团队,历经两年多持续攻关,成功研发基于SRv6、FlexE网络切片技术为底座的新一代工业生产环网—“综合承载网”。将矿井原有的全部业务从原二层网络迁移至综合承载网,并在山东能源李楼煤业完成国内首个全业务承载试点。凭借技术创新性和行业示范性,该成果被正式纳入国家能源局《煤矿信息综合承载网通用技术规范》。
目前,这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综合承载网系统已进入规模化推广阶段,正在山东能源新巨龙煤矿、金鸡滩煤矿、凤凰山铁矿、双欣矿业等开展复制应用,为智慧矿山建设提供标准化网络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作为智能矿山网络基础设施的革命性突破,综合承载网实现“一网承载、安全可靠、智能运维”三大核心突破。
全业务融合承载:综合承载网具备5万兆大带宽,创新采用切片隔离技术,将安全监控、视频传输、人员定位、电力控制等全业务纳入统一承载平台,满足未来5-10年的智能化发展需求,彻底改变传统多网分立的复杂架构。
极致可靠保障:每个切片都是独享带宽资源,能够保证业务之间的隔离传输,互不影响,从根本上解决传统网络的广播风暴隐患。采用冗余环形结构和三层路由技术,实现网络冗余功能,当某条链路断开,通过智能路由实现网络路径快速切换,经测试验证,满足网络自愈时间小于50ms的要求,保障网络安全可靠,达到智能化矿山基础网络通信标准。
智能运维升级:综合承载网配备智能化管理平台,主动识别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和监测业务的质量,能够快速发现问题、闭环问题,提高运维效率。采用综合承载网后,李楼煤业的生产网络架构得到了优化,视频画面延时平均低于10ms,业务故障处理时间减少约50%,故障影响时间降低约70%,开创“主动预防-精准定位-快速修复”的新型运维模式。
煤炭工业常州防爆通讯检验中心的权威测试显示,该综合承载网在功能完整性、性能稳定性等关键指标上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李楼煤业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其优势,系统运行以来,未发生因环网风暴导致的大面积断网事故,生产停工风险显著降低,信息化部门的运维压力大幅减轻。这一系列成果标志着我国矿山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正式迈入“切片化、智能化、融合化”的新阶段。
此次创新实践不仅破解了智能矿山建设的网络瓶颈,更通过制定“一网承载”技术规范,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标准化解决方案。随着相关国家政策的落地,该技术将在更多矿区得到推广应用。未来,云鼎科技将继续加大与华为等合作伙伴的合作力度,不断探索技术创新,为行业客户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加完善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