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8点,西北矿业正通煤业通勤大巴准时停靠在新增的彬州东站站点,休假职工提着行李箱陆续进入候车大厅;午后3点,TBM掘进一区中班职工在更衣室换上刚领到的夏季工装,准备下井;晚上10点,工作一天的职工们躺在崭新柔软的被褥中,进入梦乡……这些看似平凡的片段,正是西北矿业正通煤业以“民生温度”标注“幸福刻度”的生动注脚。
青绿良辰,草木蔓发,全力推动各项民生工程落地的号角响彻正通煤业矿区。从“一床被褥”到“一条通勤线路”,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该公司围绕群众所想、所思、所盼,坚持以“枝叶关情”的初心破题,用“硅步千里”的韧劲作答,让“和谐矿区”从纸面愿景变为幸福实景。
一床被褥里的“民生哲学”
“这用棉花充填的被子摸着就舒服!”日前,该公司五四采煤队职工贺发林抱着刚领到的三件套笑得合不拢嘴。在春日的序章中,该公司将2100余套采用新疆长绒棉填充的被褥、枕头陆续发放到职工手中。这个看似平常的举动,背后却藏着不寻常的考量。
“在年初民生调研中,有部分职工反映宿舍被褥存在潮湿板结的问题,我们随即将‘床上用品焕新’列入年度民生清单。”该公司工会副主席孙徵璞翻开今年的《民生需求台账》,里面详细记录了该项工作的推进落实情况。据了解,他们前期积极征求职工具体需求和建议,对被褥尺寸和数量进行统计,并综合考虑透气性、舒适度和耐用度,通过市场调研、问询比价,投入逾75万元,迅速将一批崭新的床品被褥采购到位,积极回应职工关切,持续提升职工生活幸福指数。
在采煤机轰鸣声中,这份暖心关爱持续传递。“谷雨一过,意味着夏天即将来临,气温将逐渐攀升,那么有一件舒适的工服也是帮助职工防暑降温的‘贴身神器’。”该公司副总政工师、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部)部长李明说。他们综合考虑、提前安排,为1900余名一线作业人员发放夏季工装,在矿区掀起第二波暖心浪潮。“新工装的领口采用了翻驳领的设计,料子也更加轻薄透气。”该公司排水工区职工冯芝强向笔者展示着工装细节。
一条通勤线上的“幸福延伸”
“现在赶上午九点的高铁,中午就能到家!”在彬州东高铁站站前广场,刚下通勤车的煤质发运工区职工李建涛拖着行李箱,脚步轻快地走向进站口。自今年3月初开通通勤车彬州东站点以来,这样的场景已成为该公司休班职工们的日常。
作为拥有2000余名职工的现代化大型矿井,正通煤业每天早上有一班通勤车往返西安机场、高铁站和火车站。但在职工座谈会上,“回家难”始终是高频词。“倒完夜班赶早班车,买车票还要留足候车时间,到西安坐上回家的高铁都到中午了……”
“职工的小麻烦就是企业的大课题!”该公司积极对接当地交通公司,调整发车时间,重新规划路线,将各个站点顺畅衔接,并设置临时停靠点……截至目前,该站点已服务职工余100余人次,平均为每位职工节省转车时间约90分钟。
不少职工感叹,这条延伸60公里的通勤线路,承载着他们省外创业、归家心切的重要期盼。
一只更衣箱中的“幸福密码”
“啪嗒——”随着钥匙在锁孔中转动的声音,该公司掘锚一区职工李银轻松打开了崭新的更衣箱,发现新更衣箱多了内置挂杆和隔板,“现在能把换洗衣服挂起来,储物空间也大了不少。”
4月23日,该公司投入110余万元实施的浴室更衣箱升级工程全面启动,1390组更衣箱正式投入使用,让广大职工从根本上告别了“挤、乱、差”的更衣窘境。
据了解,这既是该公司践行“和谐矿区”承诺的生动注脚,更是“把职工需求清单变为幸福清单”的暖心实践。
“以前上井后得玩‘俄罗斯方块’,工作服、胶鞋、安全帽得见缝插针塞进浴室铁皮箱。”该公司防冲工区职工马龙臣的调侃道出了更衣箱空间不足的尴尬。在季度组织的民情民意调查中,浴室更衣箱空间不足的问题被多位职工提及,该公司当即将其列入年度“民生实事”清单。
该公司后勤保障中心(食堂办)主任唐忠广进行了大致测算:原有更衣箱人均储物空间不足0.2立方米,而现代矿工所需装备体积已达0.3立方米。“在接到公司下发的更换任务后,我们从价格、材质、空间等多维度考虑,开展多次实地调研,最终选定了一款加厚不锈钢材质、的更衣箱,储物空间扩容至0.4立方米,彻底解决了职工‘冬装棉衣夏放瓜,安全装备挤掉牙’的难题。”唐忠广说。
此外,针对部分职工反映的宿舍桌子桌腿不稳、抽屉卡死的情况,该公司积极开展宿舍家具“体检”行动,累计排查出损坏桌子50余张。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换新。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接下来,我们将在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和解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上多办实事,把一份份‘民生清单’作为奋斗坐标,把一件件‘关键小事’当做‘头等大事’,让民生‘温度’更加可感可及,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职工群众。”该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王喜林说。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