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要闻

以豪情筑梦 踏韵律启航——营盘壕煤矿打造“豪•韵”文化品牌侧记

  刘长亮  李德强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29日

在乌审旗察罕苏力德草原之畔,营盘壕煤矿宛如一颗能源明珠璀璨夺目。来自孔孟之乡的建设者肩负着战略转移的神圣使命,扎根北疆。从齐鲁大地的温润富饶,到塞北草原的风沙严寒,从艰难开拓到蓬勃发展,他们以无畏的勇气在风沙与严寒中拓荒创业,熔铸出“豪情、豪迈、豪放”的精神品格,谱写出“安全、高效、和谐”的发展韵律,打造出独具特色的“豪•韵”文化品牌。

豪情满怀:开拓进取的奋斗征程

步入营盘壕煤矿,一座高108米、入选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的最高蒙古民族特色建筑主井井塔巍然矗立。金色塔身在草原的碧空下熠熠生辉,既是对蒙古族文化图腾的致敬,更象征着营盘壕人打造驻外开发矿井标杆的豪情壮志。这座地标性建筑不仅是技术与美学的融合,更是拓荒者精神的具象化表达——以钢铁之躯扎根北疆,以凌云之志开创新局。

回溯建矿历程,满是艰辛与荣光交织的印记。初抵矿井驻地,这里黄沙蔽日、寒风刺骨。营盘壕煤矿的建设者们,既带着儒家文化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坚韧,又饱含“敢为天下先”的创业激情。他们顶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铺设管线,在风沙中搭建厂房,用“爬冰卧雪锻铁骨,披星戴月铸铁魂”的毅力,将荒原变为现代化矿井。

正如员工李星内退前写《致工友的倡议书》所言:“营盘壕融汇着我的血脉、承载着我的付出,在这里我虽历经艰辛、困顿和寂苦,却增厚了我的阅历,砥砺了我的人生,抵达了事业的巅峰,实现了个人价值。可以这样说,来这里工作,我心甘情愿;在这里奉献,我无怨无悔;从这里离开,我依依不舍……把真情厚谊留下,将美好期许传播,让爱岗、爱矿、敬业、奉献的营盘壕人的精神薪火接力相传!”

豪迈气概:锻造一流示范标杆

在营盘壕的发展征程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绝非口号,而是刻入基因的行动准则。面对手续审批、安全生产、灾害治理等多重挑战,他们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无畏魄力,破局突围、勇毅前行。

2202综放工作面倾向长度420米,是700米以上大埋深、厚基岩复杂条件下兖矿能源首个超长综放工作面,在国内外也是首例。这个矿打好达产达效会战,紧盯重点求突破,科学组织提产量,月生产能力突破70万吨,吨煤成本同比下降约20%。

在合规化建设上,他们发扬“四千”精神,创新采用“并联式推进”策略,以“事不避艰、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解决问题,以“咬定目标、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攻坚克难,以“雷厉风行、紧抓快办”的尽责精神谱写新篇。在智能化建设方面,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提高矿井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建成“少人高效+智能开采”的智能采煤工作面,通过自治区Ⅰ类煤矿中级智能化井工煤矿验收。

豪放品格:绘就生态人文共生画卷

营盘壕煤矿的独特魅力,在于它打破了工业与自然的边界,将工业文明与草原生态完美融合。毗邻国家4A级景区察罕苏力德草原,让“绿色发展”成为不可逾越的红线。

为实现“采煤不见煤”的生态承诺,建设全封闭输煤栈桥,煤炭从井下到浩吉铁路车厢全程“零落地”;建成全国最大深度水处理系统,开启智慧水务建设,处理后达到饮用水标准,反哺草原灌溉与生态湖泊。如今的矿区,绿柳拂堤、碧波荡漾,赤麻鸭、鸿雁、黑颈鹤等珍稀鸟类在此栖息,工业与自然奏响和谐乐章。

安全护航,培育文化气韵;高效引领,打造示范风韵;温馨靓丽,奏响优美音韵。营盘壕煤矿践行“一家人”理念,着力于“豪•韵”企业文化建设,努力建成职工向往、安居乐业的平安营盘、温馨营盘、靓丽营盘。实施暖心工程,配备标准化公寓、快递驿站、职工书屋、健康驿站等“暖心实事”,让职工工作干劲更足,感恩公司之心更浓。汇聚正声正能,组建陕蒙首支豪情乐队,自编形势任务教育歌曲《奋进凯歌》。激昂的旋律、振奋人心的歌词,唱出了营盘壕人的奋斗心声,奏响了幸福和谐共融的动人主旋律。

营盘壕人深知,真正的“豪韵”不在塔楼之高,而在初心之坚;不在产值之巨,而在使命之重。未来,他们将继续以豪情为笔、以韵律为墨,在塞北草原这片热土上,书写绿色能源发展的壮丽诗篇,让“豪・韵”文化在时代浪潮中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