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煤价倒逼的严峻市场形势,既要多出煤,又要出好煤,割煤时控制采高减少矸石混入,运输过程做好分装分运……”西北矿业天竣公司刘园子煤矿负责人杨贤江在早调度会上对进一步推动煤质稳量提质提出明确要求。
西北矿业天竣公司深入贯彻山东能源“四抓两保一严禁”工作要求,始终秉持“抓煤质就是抓效益”的理念,以煤质管控为重点、以提质增效为目标,靶向施策打通煤炭生产、运输、洗选、销售各环节堵点,推动公司效率效益“双提升”。
健全完善机制 守牢“保障关”
“我们一直坚持化验结果不隔班,以确保煤质出现波动时能第一时间通知洗煤厂及时调整工艺,保证产品合格率达100%。”该矿煤质发运中心化验员李莹莹完成夜班采集的煤样化验任务后向笔者介绍道。
为进一步加强生产过程中采、掘、运、选、销等各环节煤炭质量管理,该公司制定印发《煤炭质量管理办法》《煤炭储装 运计量管理办法》,明确煤质管理目标、考核标准、考核范围和处罚措施,大力实施“矿井、科室、区队、班组、个人”五级煤质管理体系,建立“日统计、周通报、月分析”工作机制,按照“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分级落实”的原则,全面落实质量责任制,将煤质指标与各科室、区队工资挂钩考核,倒逼各级人员抓实抓细煤质过程管控,将各环节的煤质管控作为保障矿井效益最大化的关键抓手,切实抓牢煤质管理“生命线”。
此外,他们每月召开煤质分析专题会议,重点对含矸率、原煤水分、灰分等关键指标,强化责任落实与精准问责考核,形成煤质联动管控机制,实现以质量树口碑、以质量提效益。
实施现场管控 严把“源头关”
“矸石、水煤对煤质带来很大的影响,要及时调整回采坡度和采高,严格执行进刀、放煤工艺,减少漏矸率、降低灰分和杂物污染。”刘园子煤矿综采工区区长赵建国在班前会上做出强调。
为进一步抓好煤质源头管控,实行“一面一策”的煤质管理措施,降低煤炭含矸、含水量,从源头上保障煤质稳定达标。采煤过程中,通过顶煤探测方式,掌握工作面煤层厚度及夹矸情况,优化回采工艺,调整生产组织节奏,控制工作面推采进度,确保煤质持续稳定。积极改进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采煤机喷雾、各转载点、煤流运输沿线喷雾装置,加强水分管控。同时,在煤流运输环节中,对回采及巷道维修、起底过程中出现的矸石、杂物实行分装分运,提高煤质“含金量”。一季度以来,累计销售8万余吨煤,实现收入达1900万元。
此外,他们不断加强井下文明生产管理,综采工作面和各个施工场所均设置有垃圾箱、杂物袋,并安排专人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杂物、垃圾及时运上地面。截至目前,累计转运垃圾约3880吨,协调外运处置81车次。
盯关键环节 畅通“出关口”
天竣公司紧盯原煤销售关键环节、关键时刻,成立煤质检验小组,严格执行“一方采样、多方监督”的煤炭管理制度,对井下原煤外观、粒度、杂质、煤炭的灰分、硫分、发热量等进行定期检验,一旦发现指标异常,及时追溯到开采源头,并采取相应调整措施,确保每一批次煤炭质量都符合行业标准,严格把好煤炭质量关。同时,加大对煤质化验工作人员内部培训,严格执行国家采制化标准,按要求做到精确操作,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影响,确保煤质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
此外,他们加大对西门煤场整改力度,优化煤场车辆运行路线,强化车辆管理,合理分配运输车辆装车时间,提高装车效率,做到装车、过磅不停息,以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信誉,赢得煤炭用户和司机的一致好评。
“下一步,我们将紧抓煤质促效、精煤增效、营销创效关键点,不断提高煤炭品质满意度、市场知名度和品牌含金量,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天竣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胡平说道。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