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枣矿集团高庄煤业锚定降本增效核心目标,深入开展“五转五增五提升”活动,将精打细算融入生产经营全链条,持续在日常工作中下功夫、挖潜力,精准施策把好“降本关”,打好“增效拳”,激发矿井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效能。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材料费指标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还设置了各类支护材料定额考核基价。”综掘一区区长梁路,打开专属“责任信封”,一份精准的预算管控清单映入眼帘。作为该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缩影,这种“一单位一信封一清单”模式已覆盖56家责任单位,将全年经营指标细化分解至班组、岗位,形成“千斤重担众人挑”的责任共同体。
该公司创新构建的“234”预算管理体系,成为从源头把控成本的核心密码。刚性约束与正向激励“双控机制”协同发力,非生产性费用预算源头压降20%,超预算支出自动“熔断”;按照成本分解、过程控制、刚性考核“三个步骤”,细化分解预算指标、明确标准并动态监测、严格考核,实现全流程闭环;通过报告关、合同关、发票入账关、监察问效关“四关审核”筑牢防线。
(大力开展修旧利废)
“每一颗螺丝钉,每一个垫圈,只要还能用,就坚决要让它再次焕发生命力。”该公司设备制修厂修理车间里,或焊花飞溅,或整形修补,职工们用灵巧的双手,让各种废旧物资重新发挥效能。
他们通过修旧利废、回收复用等途径节支降耗。在职工眼中,每一样废旧物资都是“真金白银”。井下作业现场,职工随手回收可复用废旧材料,大改小、长改短,经过修复使其重新“上岗”,变废为宝。能自修的不外委,能加工的不购置,能复用的不报废,他们严格执行物资交旧领新制度,最大限度减少占用浪费。如今,在该公司“随手拾”蔚然成风,“修修还能用”成为职工的口头禅。
(小改小革创效)
日前,该公司革新煤样输送模式采用“胶囊式”风动送样装置,实现煤样远程直送,取送时间从480秒降至30秒,不仅让化验员告别往返奔波,“以机换人”更让效率大增。
他们坚持把小改小革作为降本增效的有力抓手,紧盯生产运行中遇到的各类“卡脖子”问题,从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举办“建言献策增效益”座谈会,广大干部职工聚焦技术降本、管理降本、创新创效等领域,深入挖掘新思路、新方法,提出合理化建议,让工作中的“小点子”成为降本增效的“金点子”。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