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要闻

兖矿未来能源榆林能化:破局突围显担当 勇毅前行谱新篇

作者: 宋作浩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28日

今年以来,兖矿未来能源榆林能化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公司年度工作会议精神和各项决策部署,以深化实施“五转五增五提升”活动为抓手,把“降本增效”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常抓不懈,一季度实现产量、效益双突破,为榆林区域煤化一体化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思想先行 “精打细算”深植于心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榆林能化将“五转五增五提升”活动作为破除惯性思维、重塑经营理念的“金钥匙”,依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三会一课”、班前班后会三级联动机制,分层分类全面开展覆盖全体员工的“爱企三问”大讨论活动,收集管理人员讨论心得50余篇。组织召开“五转五增五提升”专题务虚会、度危求进高质高效发展工作会,系统分析公司当前生产经营形势。

与此同时,该公司深入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召开劳模宣讲报告会3次,组建“醇美之声”宣讲小分队,对当前形势任务进行深入宣讲,让职工明白“浪费材料就是浪费工资”,向职工宣传“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精打细算”过日子的思想,引导职工从节约每一个螺丝钉做起,坚决杜绝各种资源浪费现象,确保“十个加强、十个增效”举措沉到一线、深入人心、落地见效。

此外,他们还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载体不断强化宣传教育,开设“榜样力量及‘精打细算 ’我们这样干!”专题专栏,营造“人人都是创效者,岗位都是利润源”的良好氛围,为企业高质高效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行动落实 “深挖内潜”创造价值

生产稳定是根本。在未来能源“一盘棋”统筹下,该公司持续优化工艺指标,加强生产组织管控,不断提升运行质量,实现系统长周期稳定运行。

“我们每天对原煤灰分、煤浆浓度、有效气量等指标进行严格管控,确保甲醇装置煤浆浓度大于62.5%,配套装置煤浆浓度大于61.5%,出现指标偏离及时进行调整,确保公司控工艺指标达标率达99.8%以上。”该公司生产技术部(调度室)负责人表示。一季度,该公司预计生产甲醇42万吨,比力争目标增产1.2万吨,实现首季开门红。

强化机电管理,每周开展“无泄漏工厂”综合检查和现场打造工作,设备完好率达99.9%。针对水处理、锅炉运行等薄弱环节,区域公司派驻专家组现场指导,制定矿井水反渗透膜更换计划,1#锅炉水冷壁改造方案已通过区域技术审查,为二季度长周期运行奠定基础。

在煤炭管理方面,该公司依托未来能源内部协同机制,精准制定采购及配煤计划,1至2月份,该公司内部煤综合使用比例达到85%以上,原料煤库存周转效率提升10%,为生产稳定运行筑牢资源基础。组织实施输煤系统技术改造,增设6台输煤清堵机,有效解决堵煤和下煤不畅的难题,金鸡滩沫煤在锅炉煤的使用比例由22%增长至100%,充分释放榆林区域煤化一体化管理整合效应。

创新驱动 “技改项目”提质升级

该公司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以技术改造为支点,撬动着成本控制杠杆,成为效益提升的阶梯。他们组织实施半废锅气化炉技改,解决制约长周期稳定运行的密封、堵渣等问题,实施水幕喷淋大幅提高换热效率,副产蒸汽稳定在70t/h左右,F#半废锅气化炉连续稳定运行80天,突破最佳运行纪录。实施中压蒸汽技改,将二期甲醇装置副产2.0MPa过热蒸汽与一期甲醇装置2.5MPa联网使用,减少蒸汽管网等级,实现能量合理利用,节约高压蒸汽约10t/h。

依托“雷甲劳模创新工作室”平台,对DMMn装置关键设备T9203塔进行技术改造,T9203塔生产负荷达到设计值的110%,实现达产达效,且每小时节约蒸汽3吨,仅节约蒸汽每年可降低生产成本240万元。“雷甲劳模创新工作室”被榆林市总工会命名为市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此外,该公司积极推进智能化工厂建设,研发甲醇精馏装置工艺智能优化系统。通过采集精馏塔温度、环境温度、塔釜温差、质检化验数据等各项工艺运行参数及历史数据,通过模型搭建优化回流比,从而在系统稳定运行的前提下进一步实现节能降耗。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