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鲁南大地,生机勃勃。走进鲁南化工己内酰胺装置区,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繁忙而有序的生产景象,高塔林立,管线纵横,机器轰鸣,巡检人员对每一台设备认真进行着“体检”;智慧控制中心监控大厅里,操作人员神情专注地盯着电脑显示器上的各项工艺参数,不时进行着优化……
“今年以来,我们通过加强安全生产、过程管理和技改技措,系统始终保持了满负荷生产,装置运行效率和产品质量显著提升。”鲁南化工己内酰胺事业部副总经理刘战修自豪地说。
安全生产筑牢稳产根基
己内酰胺装置工艺复杂,安全生产压力巨大,事业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理念,以“零事故”为目标,构建双重预防体系,开展隐患排查整改,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多措并举筑牢安全生产防线。2024年以来,事业部开展隐患排查整改40余项,组织应急演练12场,全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升。
“安全生产是稳产达产的前提和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松懈。我们推行‘网格化’安全管理,整个装置区划分为四个网格,每个网格明确责任人,实行‘日巡查、周检查、月考核’,确保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刘战修说。
2月25日,肟化工艺一班班长刘平在日常巡检中发现重排二线三段循环管线螺栓脱落,立即联系设备人员寻找合适螺栓,及时补齐并紧固,消除了一次可能引发物料泄漏的风险。3月1日,精制工艺一班副班长吕高琛在现场巡检时,发现一机泵地面有液体痕迹,当顺着物料滴落痕迹对泵的入口管线排查时,看到机泵入口阀疑似有砂眼导致漏液。他立即汇报控制室,和工艺技术人员进行倒泵,通知设备人员处理漏点。经大家共同努力,及时消除了影响生产运行的隐患。
“现场设备机泵都是动态运行的,不可避免会出现问题,只要我们加强巡检,人人参与、人人尽责,就能筑牢安全防线。”刘平表示。
过程管理降低产品能耗
抓好生产过程管理是降低产品能耗、提升经济效益的关键。己内酰胺事业部以“精益管理”为抓手,从优化工艺运行、维护设备稳定、规范日常操作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过程管理水平。聚焦“高负荷运行”与“节能降耗”两大关键点,优化工艺参数,严格控制生产成本,系统始终保持满负荷运行。
2025年以来,事业部坚实贯彻落实公司提出的“抓产量就是抓效益”的要求,紧紧围绕系统安稳长满优、高负荷运行做工作,狠抓过程管理。提出了工艺操作是关键、设备完好是基础的工作中心,并锚定目标任务,开展工艺指标、联锁值每日抽查活动,确保各项指标在最优状态。事业部还采取默写、随机提问等方式,检验操作人员对指标的掌握情况,当日通报抽查考核情况,增强了操作人员的指标意识、操作的标准化能力。针对生产现场开展设备无泄漏“清零”活动,将泄漏排查、治理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基础工作,日检查、日通报,做到微小漏点治理不过班、较大漏点治理不过夜,将基础工作落地落实,现场面貌整洁有序。
“事业部还积极开展“小指标竞赛”活动,鼓励职工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优化操作参数,实现高产低耗。自2025年以来,系统负荷稳步提升,实现了日产己内酰胺稳定在历史最好水平,吨己内酰胺主要原材料单耗均降到历史较优水平,每天可创效约5万余元。”事业部主任工程师王兵说。
技改技措提升运行质效
技改技措是提升装置运行质效的“利器”,己内酰胺事业部坚持“问题导向”,针对装置运行中的瓶颈问题,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和改造,不断提升装置运行效率和产品质量。
肟化膜堵一度是系统不能实现安稳长满优、产品单耗高的制约因素。事业部成立攻关小组,在无经验可鉴的情况下,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通过不断地摸索、试验、应用,成功解决膜清洗、膜管使用周期和膜管易断问题等“卡脖子”问题,产品产量不断提升,产品质量达到全消光水平,得到国内高端用户的认可。
重排工段反应釜循环泵机械密封问题是困扰设备运行的难点,事业部成立工艺、设备骨干人员组成的技改攻关小组,通过分析物料性质、泵机械密封结构形式,并借鉴输送类似物料的机泵密封形式,成功地解决了密封泄漏,设备运行质效得以显著提升,为效益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除了‘膜堵攻关及优化’、‘重排泵机械密封泄漏攻关’,我们还成立了‘C7203B转盘电机超电流攻关’、‘双氧水管线自动冲洗改造’、‘硫铵浆液取样改造’、‘延长结晶器运行周期’等多个技改技措攻关小组,累计年可增加经济效益约1000万元。”己内酰胺事业部技术员朱一林说。
随着“五转五增五提升”活动的深入开展和兖矿能源“十个加强、十个增效”精益成本管控措施出台,刘战修表示,己内酰胺事业部会持续强化安全生产、过程管理和技改技措,努力将己内酰胺装置打造成行业标杆,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应有力量。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