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要闻

杨村煤矿:“粗”粮“细”作 提高煤质“含金量”

作者: 林枫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13日

四季度,杨村煤矿树牢“质量就是生命,保煤质就是保饭碗”的理念,坚持提煤质、保效益、稳生产,以深化推进“三零”工程为主线,坚守煤质底线,做细煤质管理“大文章”,强化煤质全链条管理,“粗”粮“细”作,提高煤质“含金量”。

强化制度保障,严控生产源头。该矿着眼生产源头,牢牢把住煤质管理第一道关口。完善《煤炭质量管理办法》,实行矿、区队、班组三级煤炭质量管控体系,各生产科室、区队制定煤质管理细则,明确职责分工,压实责任落实,重点对精煤洗出率、含矸率、煤泥发热量、灰分等关键指标精准问责考核。形成煤质联动管控机制,全流程狠抓煤质管理。根据煤层赋存情况,科学规划采场布局,不断优化采煤设计方案,合理调配厚薄煤层配采关系,强化安全措施落实,生产技术科增加探煤频次,掌握煤层层位,精准预测煤质变化,实施“一面一策”,为采煤作业提供支撑,获取源头效益。

强化过程管控,严控一线预控。加强采掘现场管控,严盯顶板管理,强化支护质量。坚根据顶煤厚度、强度选择放煤方式,严格控制采高、采煤机截层位,实时关注煤层倾角变化采取飘刹刀措施,减少割矸量。采煤机割煤后,精准调控伸缩梁、移架等设备同步运行,督促放好顶煤,减少混入煤流矸石量。完善排水管路,加强排水、疏水系统检查维护,严格执行喷雾设备开机开水、停机停水的原则,避免工作面及顺槽漏液现象。加强沿线风水管路检查,杜绝“跑冒滴漏”。加强杂物清理、材料回收,抓好职工文明生产教育,降低人为因素影响煤质,确保生产运输系统“淤泥不上带、杂物不入煤、转载不空喷、冲尘不洒带”,从细处着手降低水分含量,使毛煤质量可控稳定,真正把煤质管控措施落实在一线。

强化设备管控,狠抓煤炭储运。强化TDS稳定运行,提高传感器灵敏性、稳定性,提升设备识别分离处理能力,做到分选高效精准,实现煤不见矸、矸不见煤。以煤场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定期排查储、装、运设备设施及安全监测报警系统、消防洒水设施、机动车辆状态等情况,确保设备设施稳定可靠。紧盯市场需求,坚持分煤种、分时段提升,分区域、分棚存放,科学使用各储煤棚,避免混储混装,统筹做好煤炭分储分运。规范煤质化验岗位操作流程,提高采样、制样、化验操作的准确性、科学性。以矿井调度信息系统为依托,全天候关注煤炭生产运输提升及储装运各环节,确保采、储、装、运工作流畅衔接。

1—11月份,该矿分离掘进煤矸3.56万吨,累计实现提质增效180余万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