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能化伊犁一矿持续用好精益化管理“金钥匙”,以全员维护、现场管理、物资管控、浪费识别,控成本、增效益,打开降本增效“密码锁”。
“剑指”全员维护,降低设备故障率。他们实施精益TPM设备全员维护,构建“3317”精益设备管理体系,对全矿3560台设备实行ABC分级管理,对A类重点设备实行点检、注油、清扫、预检预修等17个关键举措,B类主要设备完善巡检路线,加强预防维修,C类一般设备充分考虑经济性,事后快速维修,提升设备精益管理水平。“通过设备全员维护,重点设备和主要设备故障修复时间降低了20%,故障间隔时间提高了15%。”该矿经营管理部科员潘四化说。
“剑指”现场管理,提升标准化水平。他们建立5个精益管理示范点,设计6S通用标准56份,专业标准48份,机电设备、备品备件、安全设施防护等做到清洁点检、定点点检、备件调配统管,确保电流、油压、温度等数据可靠清晰,方便员工日常设备维护。“我们持续开展设备自主改善活动,各区队、班组操作人员提建议、出点子,不断提升设备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率。目前,已累计完成自主改善项目211项。”该矿经营管理部副主任韩向飞说。
“剑指”物资管控,降低生产成本。他们在生产区建立仓储服务、车辆调度、维修“三个中心”,实现物资一站式配送,物资运输距离降低26%,有效库存降低66%。在机修厂建立废旧物资维修基地,对各区队回收的锚杆、锚盘、锚索托盘等物资回收修复再利用,累计创效419万余元。“我们还加强清仓利库和盘活闲置资产,让精益理念渗透到矿井管理各个方面,助力降本增效。”该矿经营管理部科员冯昊说。
“剑指”浪费识别,提升精益管理水平。他们运用“六精六提”融合管理系统,上线浪费识别“随手拍”小程序,每月开展浪费识别活动,全年识别浪费475个,消除闭合470个,消除比例达到98.9%,员工精益管理意识持续提升。“我们分层级开展浪费识别培训,对浪费识别内容、系统上报、整改清单、奖励政策等相关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提高职工浪费辨识能力。”伊犁一矿经营管理部科员吐路洪·吐尔逊说。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