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要闻

【管理提效 资产提质专栏】会宝岭铁矿:底部结构治理 “撑”出安全 “换”出效益

作者: 王玉梅 孟辉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06日

“咱矿的底部结构治理技术可是我们自主研究出来的,可以缩减硐室顶板跨度,有效保证矿石回采安全,同时还可以置换矿石,提高矿石回收率。”鲁西矿业会宝岭铁矿副总工程师、生产技术科科长王胜军自豪地说。

会宝岭铁矿坚持“办矿先治灾”“不治理不回采”的工作思路,以矿房底部结构治理为抓手,对大跨度硐室形成可靠支撑,为安全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据了解,该矿井下矿房回采结束后会形成采空区,硐室顶板跨度最大可达30米。为确保安全生产,每个采空区都会进行充填,上一水平的采矿工作需在下部采空区的充填体上进行。但因充填周期较长,采空区长时间暴露,矿房岩壁受重力、频繁爆破振动等影响,易出现局部垮落,对回采安全造成威胁。

(召开底部结构治理现场会)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会宝岭铁矿成立底部结构治理专班,组建2支专业化治理队伍,在矿房底部结构治理前,由生产、安全、地测、充填等多个专业对治理矿房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估认定,根据硐室跨度大小、矿房之间位置关系和顶板状况等现状实行因地制宜、精准治理、“一房一策”举措。

“我们加大对矿房底部结构治理难题攻关,先后试验木垛支护、锚索支护、混凝土垛柱支护、大满灌充填支护等多种方法,最终形成以组合模板+胶结充填重塑矿房底部支撑体的治理方式,走出了一条矿房全周期安全开采、高效开采、经济开采的新路子。”会宝岭铁矿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司书波说,在治理过程中,为了保证工作质量,工程技术人员对矿房底部结构治理开展全流程跟踪写实,查摆制约因素,逐一攻克解决。

(回采矿房)

据了解,矿房经过底部结构治理后,硐室顶板跨度大大缩减,控制在4米左右,支撑体与矿柱连接后对大跨度顶板形成坚实支撑,有效保证了中深孔施工、爆破装药作业及回采出矿期间的安全。同时,通过充分利用支撑体置换矿石空间,矿房回收率提高至平均98%以上,实现提量增效。

“自开展矿房底部结构治理以来,累计完成77个矿房治理,累计充填12.2万m³,置换矿石26.6万吨,增加销售收入约5800万元。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四常’提业务素能,以‘六心’抓安全生产,扎实推进矿房底部结构治理精细化,为鲁西矿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铁矿力量!”会宝岭铁矿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凤凰山铁矿筹建处主任刘文华说。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