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要闻

中兴电气公司:“共享员工”打造企业发展“新引擎”

作者: 罗宏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25日

“看着很多工程,没有人去干,心痛啊!”在枣矿集团中兴电气公司安运公司“两珍惜、两保持”形势任务教育大讨论时,道破了困扰企业发展的难题。“怎么办,还是一味去‘等靠要’吗?遇到困难就绕道走,要我们这些管理人员干什么?”

检验形势任务教育的成果,就是要看能否解决制约企业发展、振奋职工精神的问题、难题。

(职工在进行电气设备检修作业)

近年来,安运公司不仅承担着枣矿集团内部电网工程施工、线路维护、设备检修的工作任务,还抢抓能源集团“六大协同”机遇,在外部电力工程市场开拓创效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如今新疆、内蒙、陕西、福建、浙江等十余个省区都有他们奋进的身影。

如此多的工程同时进行,他们是如何破解人员短缺的困扰?

在前往工程施工的路上,安运公司职工马振精心驾驶车辆,来到施工现场,他又背上了工具包,和工友们一道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

和马振一样,安运公司还有3名职工通过竞聘成为兼职驾驶员,多一份辛勤付出,也收获一份收入,他们的干劲更足了。通过共享员工,单位节约了费用,职工提高了收入。这“一省一增”,职工精神振奋了,困扰企业发展的难题也随之破解。

这得益于中兴电气公司不断推进“共享员工”机制落实落地。该公司突出专业化队伍建设,加快共享员工培养,打破岗位边界,采取双向激励考核机制,实现“固定工作+兼职工作”有机结合,促进劳动组织向“一人多职、一职多能”转变。

实体单位内部的“共享员工”解决了内部员工难题。实体之间,实体和主体专业之间如何实现“人员共享”,也是一道难解之题。

“面对人员紧张的现状,我们要充分运用好‘共享员工’机制,打破单位、工种边界,培养跨行业、复合型人才,实现减员提效的目标。”中兴电气公司副总经理刘松在三项制度改革推进会上,要求持续推进“共享员工”机制,建设一支“专而博”“博而专”的职工队伍。

(职工进行电气设备检修检测)

中兴电气公司人力资源部门通过建立数字化人力资源系统,全面分析各实体单位用工需求和运行专业富余员工存量信息,建立起“共享员工”档案库。依据对相关人员专业技能、从业资格等比对分析,合理进行人员供需对接,充分优化“共享员工”配置路径,实现了“人尽其用”的工作目标。

在中兴电气公司下属文兴公司、检测中心等实体单位都有从运行主体专业分流来的“共享员工”,根据各自专业技能,或从事电液控阀件维修,或开展电气设备检验检测,或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

通过“共享员工”在实体单位和运行工区之间流畅运行,一方面,为实体单位补充了“新鲜血液”,维持企业生产经营工作正常开展;另一方面,减少了运行工区存量冗员,推动电力运维专业实现“瘦身强体”。

深化拓展三项制度改革,推动市场化经营机制长效化,中兴电气公司走出了“共享员工”建设新路径,有力推进企业管理改革和创新工作,打造了企业发展“新引擎”。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